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0 道试题
1 . 1848年欧洲革命是在多个国家爆发的,几乎同时发生,具有很强的“国际性”,但革命并没有欧洲范围的统一领导力量。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而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却是革命的主力军。由此可知,1848年革命(     
A.一定程度属于无产阶级革命B.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有利于国际工人组织的形成D.壮大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
2 . 1880年格林威治时间成为英国的法定时间,1883年在美国迅速推广,1884年国际子午线大会通过了以格林威治时间为标准时建立全球时区的方案。全球计时体系的标准化建设(     
A.反映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B.说明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
C.表明英美建立牢固同盟关系D.体现了“蒸汽时代”到来
2023-07-17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其1859年的著作《双城记》中描述:“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昧的年代。”下表是1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变化状况的描述。

描述变化
1829年,英国出现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纺织工人组织,1834年又成立全国工会大同 盟。1836年爆发了世界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工人组织成立和工人运动开展
1801年,省级城市还没有一个达到10万人口,5万人以上的5个,2万至5万人的 有8个;1851年,已有7个人口达10万以上的城市,人口5万以上的13个,另有大 约100万人居住在2万~5万人的城市。
1818年,入学人数占人口总数的1/17,1851年占人口1/8.1841年,男子识字人数 占67.3%,1851年达69.3%,同期女子识字人数从51.1%上升到54.8%。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写道:“大城市内部的贫民窟充斥着收入不高的 工人阶层,这些人住在最不便利的地方的劣质砖房,甚至是地下室。这里的街道看 起来更是一片狼藉,垃圾满地,乌烟瘴气。”
(1)根据材料,概括 1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的变化并填写在相对应的位置,并补充一种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运动开展的原因。
2023-07-16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世纪初,欧洲流行棉布、麻布、蝉翼纱等多种面料。19世纪中后期,各种化学纤维和人造纤维的出现与发展,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于服装面料的舒适、耐用等各种要求。这表明(     
A.民众需求决定社会发展B.欧洲社会风气渐趋开放
C.科技进步丰富社会生活D.环保意识得到普遍认可
5 . “泰晤士老爹”是英国人对伦敦泰晤士河的亲切称呼。下图为19世纪英国的一幅描绘“泰晤士老爹”(左侧形象)漫画。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生态保护已成为社会共识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英国政府扶持发展重工业D.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2023-07-1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工业革命初期英国支柱产业的棉纺织业,从1820年起已呈现下降趋势;1830年进口棉花价值14亿英镑,1840年仅445亿英镑,而随着英国对出口机器禁令的解除和允许技工出国(1824年)、取消机器出口税(1843年),加上19世纪30年代以来欧美兴起了铁路热,英国出口的主要商品变成机器、军火与铁路设备,这些产品的内需和出口带动了机械、冶金等工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北美新英格兰、法国北部等地的机器纺织业从19世纪30年代已经兴起,并以廉价劳动力同英国纺织品竞争。上述国内外市场条件的变化必然使资本从棉纺织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附加值高、外国尚无力与英国竞争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机械、冶金、造船)流动。资料显示,1830年前,英国私人投资集中在棉、毛纺织工业和运河、道路建筑;1830年以后对运河投资显著减少,而对铁路和海外投资增加。

——摘编自张跃发《英国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产业结构的两次转换》

材料二

   

——摘编自陈晓东、邓斯月《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

材料三   中国已经完成从一二三产业结构向三二一产业结构的转变,步入了服务型经济社会。从产业政策演变可以看出,中国产业政策的重点任务逐渐由产业结构调整转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手段逐渐由政府管控转向市场主导,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发展阶段由数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惠宁、刘鑫鑫《新中国70年产业结构演进、政策调整及其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三,分别概括19世纪30年代英国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19世纪30年代英国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呈现不同特点的历史因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2023-07-16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为1860年欧洲主要国家煤炭产量及占欧洲产出比重示意图。对该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大量金银流入促进欧洲煤炭业的发展
B.近代工业推动英国煤炭生产迅速发展
C.化学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英国煤炭消费
D.德国成为世界工厂推动煤炭产业发展
2023-07-15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化正像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出现一样,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工业化为向世界开放创造了最佳条件,欧洲各国可以利用商业、文化与外交影响而扩大霸权。在19世纪最后25年,新领土被纳入现有的帝国,这些领土或是被征服的,或是被欧洲人新发现的——主要在非洲。

——摘编自德尼兹·加亚尔等著《欧洲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的一个观点,并给予评析。(要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7-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二)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688年,占英国家庭总数1.2%的贵族和士绅家庭的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14.4%;17世纪欧洲的大多数行业工资在下降,1700年妇女的工资比300年前下降了60%。1803年,上层社会家庭占家庭总数的1.4%,收入占15.7%。与此同时,社会下层的所谓劳动阶层,1688年占总数的一半以上,收入仅占20.7%,1803年这样的家庭占三分之一以上,而收入只占16.5%。

19世纪上半叶,工人的家庭收入有所增加,但这种增加是以工人每天16个小时甚至更多、妇女和儿童都参加工作为代价的。19世纪最后30年,欧美发达国家的工人工资才有了稳步的增长,工人劳动者的实际工资增长了两倍。但另一方面,当时占英国人口5%以上的最富有者的收入占了全民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占人口20%的富有者的收入占了全民总收入的50%—60%,而占人口30%的最贫穷者的收入只占全民收入的10%,而且当时富人几乎没有所得税。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不同阶级收入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阶级收入差异带来的影响。
2023-07-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为1849-1900年英国伯明翰地区女性拥有的制造或生产类企业与其他类企业的实际数。这反映出当时这一地区(     

A.社会结构的异动B.经济结构的变化
C.阶级矛盾的激化D.经济危机的加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