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2 道试题
1 . 19世纪浪漫派诗人布莱克抨击工业革命为“黑暗的撒旦磨坊”;现实派小说家狄更斯直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律师查德威克强调以伦敦为代表的城市面临一系列严重问题,认为肮脏的环境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推动了《公共卫生法》的产生。这些现象说明(     
A.技术发展与文明进步对立统一B.工业革命促进文化发展
C.环境问题推动社会治理的完善D.技术进步加剧社会矛盾
2023-07-28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可可在16世纪前还没有被生活在亚马孙平原以外的人所知。16世纪末,世界上第一家巧克力工厂建立,可是一些贵族并不愿意接受可可做成的食物和饮料。1847年英国人利用可可生产出第一块固体巧克力,以后可可风靡全球。促使可可传播的主要原因是(     
A.技术进步B.新航路开辟
C.市场扩大D.殖民扩张
2023-07-28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初美国工人讨伐资本主义的浪潮中,谴责工资劳动制度的声音不绝于耳。在工人运动中占主导地位的男性工人,谴责工资劳动损害妇女“母性”的同时,也摧毁了妇女的家庭责任感和道德感。然而,当受害人变成男性工人自己时,他们不是从道德角度,而是从劳动成果被剥夺、经济独立丧失的角度指控该制度。总之,男工习惯于从家庭领域而非生产领域评判女工,并没有认识到女工和自己一样,也是劳动成果受剥削者和工人阶级的一员。

——蔡萌《19世纪初美国工人阶级的性别矛盾》

材料二   1844年,美国当时发行量最大的劳工刊物《工人倡导者报》(Workingman'sAdvocate)刊登一篇女工"访谈"。W小姐在工厂工作17年,积蓄不少。有人问她:“工厂是否让妇女丧失做家务的能力?”她回答说:“我对家务一无所知,甚至不懂如何照顾病人。”B小姐是一名熟练织布工,20岁不到就在工厂做工。在被问到工厂生活如何时,她说:“越来越差。绝大多数监工口中满是污言秽语,让我非常害怕。……我们每时每刻都害怕遭到虐待。"

A小姐在工厂工作多年,在被问到工厂生活是否会让妇女忽略家庭责任时,她沉思片刻后回答说:“还能怎样呢?我们除不断加快速度外,没有时间做任何事。”

有人问一位女工的母亲:“工厂生活是否让妇女无法适应家庭生活?”她回答说:“是的,很多女工根本不知家庭生活为何物。”

——蔡萌《19世纪初美国工人阶级的性别矛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初美国男工产生双重标准的背景。
(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该篇“访谈”的史料价值。
4 . 19世纪40年代,美国大学里逐渐发展出新的学术组织——系,可以帮助学生专注于专业化的课程,为研究生教育奠定了基础。农业、机械、矿业等专业开始繁荣,大学的古典课程开始向实用性课程过渡。据此可推知(     
A.美国率先开始高等教育的改革B.工业国家普及高等教育成效显著
C.工业革命影响高等教育发展方向D.自然科学进步引起教育内容变化
2023-07-28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宝鸡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883年、1884年德国国会先后通过了《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不久,又通过了《伤残和老年保险法》,主要保险对象是产业工人、农业工人、手工业雇佣者和公务员,其中规定:年满70岁并缴纳30年以上养老保险费者可领取老年保险津贴。德国的这些举措(     
A.进一步完善了德国君主立宪制B.标志着福利国家制度建立
C.适应了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D.推动了德国工人运动发展
6 . 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社会进入到农业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经济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到18世纪中期,人类只用了一两百年的时间就进入了工业社会,从此,任何一个国家甚至个人都不可能做到自给自足。这一重大变化的直接推动力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B.科学革命的兴起C.圈地运动的扩展D.生产方式的变革
2023-07-2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世纪之前,英国内陆的路面条件不佳,绝大多数由泥沙组成,无任何保护措施,而且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带来的多雨天气影响,道路使用率极低。而到19世纪初,伦敦驿车驶往全国,公路能连接大小城镇,北威尔士共修筑约1000英里的收税道路,苏格兰从1803年起修筑了约900英里的公路和1117道桥梁。英国道路交通的发展(     
A.受自然地理因素限制明显B.呈现不平衡的发展趋势
C.改变了当地民众生活习惯D.反映出工业化水平提高
2023-07-26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希腊罗马文明中,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政治和社会活动的中心。人们在这里讨论国家或城邦事务,参加各种公共节日和宗教节日。中世纪的城市具有两个来源:一是古希腊罗马城市文明的传统,一是中世纪商业的兴起。商业的兴盛使得商人阶层的力量日益壮大起来,他们在城市的社会和政治活动中发挥了核心作用,正是在商人阶层领导的斗争中城市才从封建领主那里争取到了自治权利。城市自我管理的核心是它的市民群体,城市市民群体的范围很广,它包括了城市里所有的合法居民。即使是逃到城市里的奴隶或农奴,如果在城市里生活了1年零1天以上,他也会获得公民权。

——摘编自黄洋、付昱《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与市民社会的形成》

材料二

1751-1780年,英国离开土地的农民每10年为2.5万人,1781—1790年,上升到每10年7.8万人﹔而到了1811—1820年,又上升到每10年21.4万人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工业革命之后,一般说,工人阶级占居民的四分之三左右,资本主义城市的实际主人,工业家、金融家、靠年金或红利过活者、房地产主等,约占居民的四分之一,还有少量的小资产阶级如小商人和人数极少的手工业者摘编自庄解忧《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城市的发展》
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远远超过老城镇,但城市街道曲折狭窄,城市建筑混乱无序,城市里普遍缺乏公共设施。……伦敦“250万人的肺和25万个火炉集中在三四平方英里的地面上,伦敦宛如‘豌豆场'般笼罩在伦敦上空”摘编自陆伟芳《先行者的探索:英国现代城市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与古希腊罗马城市相比,欧洲中世纪城市有何显著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城市化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
2023-07-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世纪中期,英国“反谷物法同盟”指出,“自由贸易原则是将外国变为我们宝贵殖民地极好的方式,而我们也不必负担统治他们的责任”。该主张(     
A.缘于英国工业生产能力B.表明英国放弃殖民扩张
C.服务于殖民文化的输出D.推动新自由主义的形成
2023-07-25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88年时,英国有纱厂142家,童工2.5万人,成年男工2.6万人。纺纱厂、织布厂的建立,使成年工人的工作越来越显得多余,因为在这类工厂中,主要工作就是接断头,而其余的一切都由机器去做了。做这种工作并不需要什么力气,但手指却必须高度灵活。1803年,一个成年工人每星期赚得25先令,而一个童工的工资仅仅是成人工资的1/3左右。可是,儿童们一星期所挣的几个先令,再加上父母挣的1520先令,也会凑成一笔可观的收入,虽过不上好日子,总还可以维持生活。1839年,在大不列颠的42万个工厂工人中,有19万人是在18岁以下的。除纺织业与矿业部门外,其他行业也大量使用童工,如火柴厂、制造厂、化学工业及印花等行业。

——摘编自刘长飞、尹明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童工劳动》

材料二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指出,使用童工进行长时间的劳动是一种极不人道的做法。“儿童几乎是从孩提时代被允许在我们的工厂中受雇,而一切工厂的环境又是或多或少有害健康的。他们长年累月地被禁锢在)厂房中,他们的智力和体力都被束缚和麻痹了,得不到正常和自然的发展,同时,周围的一切又使他们的道德品质堕落并危害他人。”

——摘编自[英]欧文《欧文选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童工劳动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状况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童工劳动的影响。
2023-07-24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