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至1858年,英国已建立了16个委员会,负责调查贫民救济、公共健康和卫生、铁路和工厂制度及移民等事务,他们向议会和政府提供证词和数据,作为政府制订政策的参考依据,从而使济贫、公共卫生、工厂制度等均有立法控制。这反映出(     
A.民众的健康意识得到普遍提升B.英国议会的立法权得以正式确立
C.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逐渐确立D.工业革命促进政府公共职能增强
2024-03-06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 . 【文明的兴衰】

汤因比系统阐释文明一般均需服从的历史规律,即起源、成长、衰落和解体的四个阶段,四个阶段衔接的因果关系是“挑战”和“应对”的对立统一关系。每一种文明都不简单,成长本身同样艰难,如果成功应对,文明将继续发展,如果应对失败,文明随时转入衰落或毁灭。

每一个文明的兴衰,都有着广泛的动因。不同动因对不同的局部产生着不同影响,每个局部都会以不同方式对动因所驱使的力量做出不同反应,并起到自己的作用。文明选择正确的时代趋势,会使得文明迅速成长与发展,甚至成为世界优势文明。

——摘编自汤因比《历史研究》

根据以上材料,自拟论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3-06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3 新情境命题专练50题-【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为1776-1926年英美德三国重大发明占世界比重(单位:%)变化表。这可以用于说明(     
国家1776—1825年1826—1875年1876—1926年
英国43.622.614.0
美国11.724.043.7
德国(德意志)9.821.217.5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B.英德两国对美国依赖程度的加深
C.欧美各国间工业发展差距日益缩小D.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2024-03-06更新 | 414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2 世界近代史:两次工业革命时期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即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批新工业国家兴起,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个中心。这反映出工业革命(     
A.促进了世界贸易公平B.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C.扩大了世界贸易规模D.加剧了各国经济差距
2024-03-02更新 | 212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5 .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德、美等国出现了垄断组织,它们把手伸向了世界各个角落,打开了东方国家紧闭的大门,把全世界变成一个宏大的国际市场,亚、非、拉广大地区都被汇合到这一市场中来了。据此可知(     
A.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殖民扩张B.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日益残暴
C.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形成D.殖民扩张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
2024-03-02更新 | 383次组卷 | 7卷引用:热搜题 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6 . 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过渡,工业化从以轻工业为主导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新的能源动力成为亟须解决的社会需求,并成为电力技术革命兴起的基本动力。据此可推知,第二次工业革命(     
A.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B.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C.导致轻工业失去发展的动力D.促使机械动力全部变为电力
2024-03-02更新 | 224次组卷 | 5卷引用:热搜题 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表为当代学者统计的1780一1860年英国生产率增长的部门贡献数据(部分)。对该如表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的英国(     
权重生产率贡献(权重×生产率)
棉纺织业0.071.90.13
毛绒业0.035130.05
运河与铁路0.071.30.09
铁业0.020.90.02
农业0.270.70.19
A.纺织业在经济中的占比最大B.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完善
C.农业生产进步助力工业变革D.经济结构整体趋于平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科学不只是一些方法上的、技巧性的东西,还是一种文化。它既面对自然,以理性的态度看待自然,也深入人性,在科学活动中弘扬诚实、合作,为追求真理而不屈不挠。“为科学而科学”长期以来受到批判,现在应该承认它有合理之处。该学者的代表作《科学的历程》部分目录如下:

第二十章   技术发明与英国产业革命

1.纺织业的发展与纺织机的发明和改进

2.蒸汽动力机的发明、制造与使用:巴本、纽可门、瓦特

3.钢铁冶炼技术的革新

4.化工技术的发展

第二十一章   法国启蒙运动与科学精神的传播

1.启蒙运动与牛顿原理在法国的传播

2.《百科全书》

3.大革命时期的法国科学

第二十二章   力学的分析化与热学电学的早期发展

1.运动量守恒与活力守恒原理的建立

2.从矢量力学到分析力学:达朗贝尔、莫培都、欧拉、拉格朗日

3.计温学的发展:阿蒙顿、华伦海、摄尔修斯

4.量热学与热质学:布莱克

5.摩擦电研究:迪费、马森布罗克、富兰克林

6.流电研究:伽伐尼、伏打

7.静电的定量研究:卡文迪许与库仑

第二十三章   18世纪的天文学

1.拉普拉斯:集天体力学之大成

2.布拉德雷与光行差

3.赫舍尔的天文观测

第二十四章   化学革命

1.燃素说:斯塔尔

2.气体研究与氧的发现:普利斯特列、舍勒

3.拉瓦锡的化学革命

第二十五章   进化思想的起源

选择材料中一章或多章进行论述,可以肯定或否定材料中的观点,也可对观点进行补充。(要求:自拟论题,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3-02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将德国看作当时世界的科学中心之一,可以说是绝无夸张的。根据不完全统计,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项目总数居世界第二。这些科技发明与创新被应用到机械制造、化工、电气等工业部门,形成了一种科技化的生产格局。19世纪末,德国飞速实现了工业化,它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占比达15.7%,超过英国,是法国的2倍多。然而,尽管当时德国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但君主权力并未得到很好的制约,加上德国军国主义盛行等诸多原因,其迅速膨胀的经济实力及军事实力鼓动了皇帝威廉二世的扩张野心。各新兴大国间的力量对比也在其利益的冲突和矛盾的纠葛中不断进行着排列组合,国际格局在国家的兴衰中起伏变幻。

——摘编自郑德洛《近现代科技革命对国际格局演变的影响》

(1)据材料,概括德国成为当时“世界科学中心之一”的表现。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德国为例,简析第二次科技革命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2024-02-29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热搜题 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早期的工人主要来自农民、退伍军人和无业游民。工厂主们派出了许多监工来监督工人的劳动。工人们被迫在规定位置上按照要求像机器一样工作。工人们展开了各种反抗活动,最直接的就是破坏机器。当时工厂的管理人员基本上是基于自身工作的经验来进行管理,缺少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的指导,结果在管理中只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工人。当时工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连识字的都不多,这使他们难以快速地掌握复杂的生产技术,结果是熟练的技术工人奇缺。很多工人仍然难以摆脱旧有的心态和习惯,对新技术有一种近乎本能的抵制而不愿意去学习和接受。

——李昕《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制度》

材料二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越来越多的工厂主开始思考如何改良原有的粗放的管理方式,科学管理应运而生。其中巴贝奇提出把分工和报酬相结合的思想。他认为实行分工之后,可以按照不同工作所要求的技术水平来雇用不同的工人,给付不同的工资。可以根据企业的盈利状况付给工人一些奖金。同时提倡有偿的建议制度以鼓励工人提出建议。这样工人的报酬实际上将由三个部分组成:按照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分得利润,为增进生产率提出建议而得到的奖金。

——李昕《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早期工厂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巴贝奇的工厂管理思想。
2024-02-29更新 | 19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