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用挑战与应战揭示文明的起源、发展与衰落。有学者认为,这种挑战与应战的理论也可用于观察近现代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并提出在近现代民族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大致出现了四种挑战与应战的局面(此处选取了前三种),具体如下表所示:

时间

二战前

二战后

15世纪-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60-80年代

20世纪80-90年代

挑战者

西方

西方

经济全球化

应战者

西方

东方

西方、东方

挑战方式

战争

经济

军事、经济

经济、民主

经济

应战方式

战争

经济

革命

全面的民族国家构建

区域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等

——摘编自董世举《东、西方民族主义发生的差异——兼论民族主义发展中的挑战与应战模式》

根据材料,选取其中一种挑战与应战的局面,围绕近现代民族主义发展的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合理)
2023-04-26更新 | 547次组卷 | 10卷引用:秘籍05 抢分专项 · 论述题精练30题(含抢分提示) -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2 . 18世纪上半叶,英国传统大学固守培养精英的理念,招收的学生主要来自皇室、贵族、富家子弟等阶层,课程内容以古典学科及人文主义为主。18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众多的城市学院,注重技术人才与专业人才的培养,开设机械、采矿等课程,接收对象为普通百姓及中产阶级。这一变化反映了英国
A.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B.高等教育呼应时代发展需要
C.社会阶层流动性大幅提高D.科学技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2022-04-08更新 | 564次组卷 | 10卷引用:秘籍02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全国通用)
3 . 1836年,英国曼彻斯特商会在致首相墨尔本和外交大臣巴麦尊的备忘录中强调指出:“中国为英国制造业提供一个销量庞大而又迅速扩张的市场。”曼彻斯特的厂主甚至私下说:“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就得忙上数十年,只要能够打开这个壁垒就好了。”材料反映了当时英国积极对外扩张的目的是(     
A.掠夺原料产地B.扩大商品销售市场C.进行资本输出D.扭转贸易逆差
2023-11-10更新 | 468次组卷 | 10卷引用:重难点13 两次工业革命-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4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业发展迅猛。化学工业中,酸碱等基本化学品产量据世界首位,染料、医药、照相用化学品驰名世界;1913年德国电器制造产品占世界的35%;发电机、造船、汽车制造尤为突出。德国经济的发展突出表明
A.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B.后起国家可以借助新科技实验弯道超车
C.工业化水平是影响国际地位的关键因素D.统一的世界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机遇
2022-03-06更新 | 1070次组卷 | 24卷引用:专题17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世纪以前的英国社会在安于现状中停滞不前,人们普遍认为个人命运几乎是父辈的翻版,与自己的奋斗并无多少必然联系;18世纪时这种状态被打破,社会各阶层都加入到追求财富的行列中,他们认为凭借努力可以过和自己父辈完全不同的生活,甚至可以成为高不可攀的贵族。这一变化反映出(       
A.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结构的变动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成为共识
C.经济发展影响了文化价值追求D.民主政治冲击传统社会秩序
2022-05-10更新 | 1047次组卷 | 20卷引用:专题17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6 . 19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由政府承担起发展教育的社会职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5~12岁儿童的入学率已达到8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发展的需要B.西方国家推行福利政策
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D.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2022-09-28更新 | 561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4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分析与预测(全国通用)
7 . 1799一1800年英国颁布《反结社法》,规定凡为要求增加工资、缩短工时、减少工作量、妨碍他人受雇、唆使劳动者罢工而组织的社团,均属违法。1824年,英国议会废除了《反结社法》,承认工人有结社自由权,工人可以以集体谈判的方式解决劳资冲突。这一变化
A.推动了英国议会民主政治的完善B.缓解了英国社会基本矛盾
C.表明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D.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要求
2022-03-22更新 | 558次组卷 | 6卷引用:三轮冲刺卷03-【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一经完全确立,一个人自己劳动的生产物,便只能满足自己欲望的极小部分”,其余的欲望,须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生产物交换别人的剩余部分来满足。“于是,一切人要依赖交换而生活……而社会本身,严格地说,也成了商业社会。”据此可知,该理论(       
A.认同英法的社会契约思想B.适应了社会转型需要
C.深刻影响了科学社会主义D.批判了封建专制王权
23-24高三上·山东青岛·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十九世纪上半叶,普鲁士一家最大的兵工厂需花费30年时间,才能生产足够的枪支,给当时普鲁士陆军的,32万名士兵使用。到了1860年代,一家法国兵工厂能在短短4年内便生产出一百万支枪。这一变化源于(     
A.商业革命开拓了枪支贸易市场B.军事革命使枪支订单大量增加
C.科学革命提升了对枪支的品质要求D.工业革命推动了枪支的标准化生产
2023-12-07更新 | 439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统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2
10 . 19世纪初,英国普遍存在白面包掺明矾、用铜染绿蔬菜、用红丹给干酪上色等食物掺假现象,引发了社会强烈不满。19世纪60年代,英国才颁布第一部反食品掺假法案。这反映了
A.人口膨胀致使食物短缺B.经济结构的变动
C.化学工业取得显著进步D.工业革命的影响
2022-03-16更新 | 582次组卷 | 4卷引用:考前必会历史题模块三高频必会基础知识点专题五世界近代史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