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如表为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取得的若干科技成就(据吴于廑《世界近代史》等改编)。据表推知,第二次科技革命所呈现的特点有
国家人物时间主要成就
美国贝尔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
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制造世界第一辆汽车“奔驰一号”,后成立奔驰汽车厂
意大利马可尼1897年成立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
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后创办莱特飞机公司
瑞典诺贝尔1867年发明炸药,拥有100家工厂,每天收入达4万法郎

①在多国、多个领域同时展开
②技术进步依赖于实用技艺的创新
③重工业成为重点发展的产业
④通过科技创新以及勤劳能干致富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 . 1800—1914年,法国人口从约2800万增长到4000余万,人口规模从欧洲第一退居欧洲第五。同一时期,德国人口从2000万增至6500万。19世纪末,法国不得不招揽外国移民以补充劳动力,甚而通过延长兵役年限以维持一支可以和德国对抗的军队。这一历史进程表明
A.人口是影响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B.人口规模决定了法德的工业水平
C.长期的对外战争削弱了法国国力D.法德矛盾是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
2021-04-19更新 | 391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1912年,德国斯图加特市的一家玩具商店经营的主要商品,有玩具火车、微型蒸汽机、光学玩具以及其它新工业时代的非军事主题的玩具等。这类玩具的发售
A.实现了社会需求与商业利益的紧密联系
B.为玩具行业实施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C.体现了德国政府对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视
D.有助于儿童融入工业化和技术化的世界
6 . 19世纪之前,在英国只有能够自己负担交通工具的极少数人才得以在城市外居住。随着交通的发展,更多工业城市的中上层居民得以迁往郊区。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工人阶层和城市贫民却被迫居住在工商业建筑密布的市中心。这一状况
A.推动城市交通的近代化B.适应了工业时代的需求
C.致使工人运动开始兴起D.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病”
7 . 1848年夏,霍乱第二次光顾英国,其传播途径包括拥挤不堪、肮脏、发霉的杂物,潮湿、被污染的排水道,霍乱把“伦敦划分为不健康地区和死亡地区”。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城市化进程缓慢B.社会贫富差距扩大
C.医疗卫生体系崩塌D.城市环境问题突出
8 .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民族工业被消灭了,新的工业得以建立;“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国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由此可知
A.资产阶级摧毁了各国的民族工业B.世界市场缩小了各国的差距
C.资产阶级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世界市场推动了贸易制度化
9 . 曾有评论谓:“毛纺已无影无踪,麻纺也差不多;普遍使用的原料都变成棉花,棉花,还是棉花。棉花成了传说中吃光所有羊的“披着羊皮的狼’。”这反映出
A.棉花相对毛麻的天然优势B.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本质
C.圈地运动对纺织业的影响D.新发明对工业结构的影响
10 . 18—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750年是21%,1801年是27.5%,到了1851年则成为51%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工业革命的开展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C.政府鼓励人口迁移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