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1875年时英国的生铁和钢产量是德国的两倍左右,然而仅仅11年后,美国的钢产量就超过了英国,18年后,德国的钢产量也超过了英国,到1913年,德国的钢产量达到了1894万吨,英国只有779万吨。这反映了
A.世界政治局势进一步紧张B.德国已成为世界工业霸主
C.英德争夺霸权的矛盾激化D.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加剧
2 . 1884年,英、法、德等国参与签署的《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客观上
A.根除了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B.适应了世界市场发展的需要
C.改变了非洲长期落后的局面D.导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4 . 读下表,此表呈现的变化主要反映
时间1780—1820年1820—1840年1840—1870年
世界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2.6%2.9%3.3%
国际贸易年平均增长率1.37%2.81%5%
A.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B.工业革命的不断扩展
C.贸易兴盛依赖工业发展D.世界经济格局转型明显
5 . 下表英国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导致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500年3.1%
1800年20%
1890年61.9%
A.殖民扩张的加剧B.工业化的推动C.“光荣革命”的成功D.新航路的开辟
6 . 如表为学者统计分析得出的1860一191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人均工业化指数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国日本
1860年642120152020
1913年1151265985262020

(备注:100=英国1900年时的水平)
A.俄日经济增长缓慢B.德国引领欧洲经济发展
C.英美主导国际秩序D.世界发展不平衡性增强
7 .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英国现行“工厂法的制定是社会对其生产过程自发形式的第一次有意识,有计划的反作用”,而不是“议会设想出来的”。这说明,工厂法的制定(       
A.揭开了英国经济立法的序幕B.由机器大工业催生并推动
C.是英国议会改革的必然产物D.表明自由主义思潮的衰落
8 . 西方学者曾说:“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人们不自在地隐居在高大公寓的小房间内沉思或空想;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歌声的干扰。”材料旨在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B.机械化大生日益普及
C.城市化进程产生许多负面影响D.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
9 . 美国学者伯格多尔在其著作《1750-1890年的欧洲建筑》描绘到:巴黎……也配套建设了放射状的新道路……超过165公里的新街道宽敞、笔直,并配有人行道、排水系统、照明设备和新种植的树木……私人建筑、公寓住宅增加了六倍。这反映出法国
A.摆脱了城市发展带来的困境B.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发展
C.工业革命带来城市化新问题D.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增长
10 . 十九世纪中期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寻求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主要指铁路。据此可知
A.近代民族工业重工业占主导B.工业文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速D.清政府开始接受西方的文明
2022-04-18更新 | 1099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