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专题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的题目如下,其中符合史实、说法正确的有
甲:《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使用开始的》
乙:《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丙:《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进入“电气时代”》
丁:《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
A.1个B.2个C.3个D.4个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世纪中叶,一位文学家对英国工业城市的描述被视为“经典”。他写道:“黑色的烟从工厂的烟肉和铁路车场中滚滚喷出………如果没有煤气照明灯,工作也许要被迫停下来,因为烟和雾太大了。”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市政能源发生质变B.工作节奏大大加快
C.底层民众贫困加剧D.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3 .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以金融资本为网络的世界体系与大工业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尽管它们的结合充满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对弱小民族的侵略和奴役,但在客观上,它进一步打破了世界各地封闭自守的状态。据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
A.引发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分化重组B.开始打破各民族的封闭状态
C.激化了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4 .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
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B.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C.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2021-05-14更新 | 317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0年甘肃省武威十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5 . “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这段话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体现的是
A.印度最终成为英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B.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C.工业革命摧毁了印度传统棉纺织业
D.工业革命客观上促进世界向工业社会迈进,是历史的进步
2021-05-14更新 | 208次组卷 | 7卷引用: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1870年,洛克菲勒开始组建垄断组织——美孚石油公司。工厂制和垄断组织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
A.推动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B.推动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D.适应了电气化时代的需求
7 . 1853年,《美国棉花种植者》杂志评论到:“迄今为止,美国的奴隶劳动给世界带来了,而且仍在带来难以估量的福祉。如果这种福祉想要持续下去,奴隶劳动也必须继续下去,因为说什么用自由劳动力为世界供应棉花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棉花从来不曾由自愿劳动力耕作成功过。”该评论
A.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B.掩盖了资本剥削方式的罪恶
C.展现了美国棉花种植的优势D.揭示了美国工业崛起的根源
8 . 在1850—1870年间,英国出口商品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1851年为1/4,1861年为1/3,1871年达到了3/5。而到了1900年,各主要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这一变化直接说明
A.世界贸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B.资本主义确立在全球统治
C.贸易地位与综合国力成正比D.世界贸易呈均衡发展特点
9 . 美国1873年、1884年和1893年三次经济危机导致了中小企业的不断破产和生产的集中,其中1880~1890年美国钢产量增加了1/3,钢铁工厂却减少了1/3。对此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对经济危机抵御力强B.垄断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C.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工业国D.美国不重视传统工业发展
10 .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他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A.文艺复兴B.新航路的开辟
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
2021-05-0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