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和有序与否,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1900年世界贸易不仅数量上明显增长了,而且还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继英国之后,一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普遍扩大了本国工业产品的出口。……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格局。此外,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至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经济上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了。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英国和德国陷入了工业竞争之中。到1914年,美国和德国在若干领域内的生产都超过了英国。不过对于英国人来说,德国的挑战更为严重。同德国的工业竞争,促使国际政治联盟在19世纪末做重新调整。英德之间的竞争只不过是19世纪最后几十年国际竞争最激烈的一个方面。随着各国致力于工业化事宜,他们找市场的努力就导致国家之间直接对立。竞争的一个结果是自由贸易的信条被除英国以外的所有国家抛弃了。

——编自爱德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三   二战后初期,在奠定全球经济生产和贸易迅速增长的基础方面,美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美国政府为国际贸易和贷款机构提供资金,世界经济从战争破坏中恢复。美国经济的巨大财富,使之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它是欧洲和亚洲各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二战后不久,美元成为主要国际货币,它有着稳定的固定价值。直到1971年,美国政府一直保证每盎司黄金兑换30美元的币值,以黄金为基准维持着美元价值的稳定。美国的对外援助,在战后初期主要流向欧洲国家,促进了经济增长。

——选自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


(1)阅读材料一,概括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贸易发生的“一些新变化”。结合所学,从技术的角度指出这一时期“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经济上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20世纪初英国与“国际政治联盟”做出的“重新调整”,并分析20世纪3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抛弃“自由贸易的信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3)阅读材料三,概括美国在促进世界“贸易迅速增长”方面所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结合所学,写出使“美元成为主要国际货币”的会议名称,并简析其产生的主要影响。
2021-11-09更新 | 31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2届高三11月诊断考试历史试题(选考)
2 .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霍华德设想的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被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法国建筑师加尼埃从大工业的发展需要出发,把“工业城市”的要素进行了明确的功能划分。从18世纪开始,法国里昂逐渐成为工业城市,20世纪30年代以后,里昂郊区的卫星城镇大规模发展,逐渐与市区连为一体。里昂老城是法国乃至欧洲的文化与艺术中心,城市生活居住区沿罗讷河和索恩河呈南北长条形而建,疗养及医疗中心位于北边上坡的向阳面,东部是广袤的田野。工业区分布在市郊,南部是大型核电站,保障城市的能源供应,东南部是汽车工业基地。备区间均有绿化带隔离。里昂作为交通枢纽,是欧洲物流的主要仓储和中转基地,火车站设于工业区附近,城市设快速干道和供飞机起飞的实验性场地。

——摘编自《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材料二   1949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从12.5%提高到17.9%,平均年增长0.2%,这种缓慢的城市化主要是严格的户口登记条例限制了人口迁移流动。80年代起,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中国特色城镇化模式”,伴随乡镇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非农转移就业模式产生了“人口就地城镇化模式”。90年代以来,我国东南沿海诸多地区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逐渐转变为负值,这些地区常住人口规模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迁移流动人口的贡献。大量外出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地区,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摘编自《人口流动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田园城市”和“工业城市”理念提出的背景。并说明这两种城市的各自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改革开放前后制约和促进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历史因素。
2021-09-24更新 | 308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非洲亚洲美洲
1500年以前
16世纪中叶葡萄牙已经在亚洲建立了几十个商站;西班牙将其变成了殖民地西班牙已将除巴西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为自己的殖民地
17世纪开始英国、荷兰和法国的殖民侵略活动,加快了亚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欧洲殖民者侵入非洲欧洲列强完全占领拉丁美洲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探险者深入非洲腹地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西方列强的殖民活动进行阶段划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划分依据。
4 . 下表为1914年英法美三国的国外投资比较简表(单位∶美元),结合所学与此表可知
地区英国投资法国投资美国投资
北美7000500900
拉美370016001200
非洲2400900\
亚洲35001200100

A.亚洲是英法美争夺的焦点之一B.英国的殖民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C.美国的扩张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D.英法在北美的投资都超过其他地区
5 . 铁路改变世界

材料19-20世纪初铁路交通的发展

时间事件
1814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6年后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开通
19世纪二十年代欧美国家相继开始铁路建设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在印度的铁路建设进入高峰时期、用以运输当地重要的经济资源—棉花;同一时期,西方国家向清政府提出修筑铁路的要求,李鸿章等也提出修路建议,但均被清政府拒绝
18631869美国建设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其地势险峻的西段线路主要由华工修建
1876英国人擅自修筑吴淞铁路,清政府将其买下并予以拆毁
1880中国首条自办铁路—唐胥铁路建成通车,为开平矿务局转运煤炭
1883比利时人乔治·纳吉麦克创建从巴黎到伊斯坦布尔的国际列车服务—“东方快车”
1889清廷颁布上谕,宣布铁路之事“为自强要策”,可“毅然兴办”;此后,芦汉、沪宁、粤汉、正太、苏杭甬、津浦等铁路次第开办
18911916俄罗斯修筑从莫斯科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该线路长达9288公里,跨越8个时区
1911中国共有铁路干线20余条,946.6公里,初步形成以北京为中心、几大干线四面辐射的铁路运输网络

——整理自【英】克里斯蒂安·沃尔玛尔《铁路改变世界》


根据材料,提据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主题合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6 . 钱乘旦指出:“工业超过农业说明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压迫贵族地主阶级;大工业挤垮手工业意味着工厂主排挤商人对生产的控制,因而商业资本让位给工业资本;工厂的兴起和城市的昌隆则表明工业无产阶级的诞生和壮大。”钱乘旦意在说明工业革命
A.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动B.壮大工人阶级力量
C.推动了民主化的进程D.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年份名称内容
1601《济贫法》修正案建立了为贫困无助者提供居住和工作的济贫制度
1848《城市公共卫生法》解决城市公共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1975年实施
1866《城市环境卫生法》旨在解决城市环境卫生问题
1909《城市规划法》政府开始规划城市的建设
1945《工业分步法》旨在解决工业布局问题
1946《新城法》解决卫星城市的发展问题
1949《国家公署和乡村通道法》政府管理乡村交通工作
1952《城镇发展法》关于城镇发展的法律条例

材料呈现的是1601年至1952年英国解决城市化问题的过程,请对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进行解读。
2022-01-10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课时基础识记与对点精练(选择性必修2)-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8 . 1880年,伦敦人口为90万,巴黎人口为60万,柏林人口为17万。到了1900年,这些数字分别增至470万,360万及270万。格拉斯哥、维也纳、莫斯科及圣彼得堡的人口也都超过100万,另有16座欧洲城市的人口超过50万。人口的变化反映出
A.政治制度的变革是城市化的决定因素
B.人文精神推动了城乡人口的合理流动
C.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D.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9 . 下表是1805—1842年英国城市和乡村刑事犯罪人数和案件类型的统计数据。根据数据可知,这一时期
1805年1815年1825年1835年1842年
刑事
犯罪
被捕
人数
英格兰和威尔士4605起7898起14437起20731起31309起
赫里福德郡
(乡村地区)
2109起3580起4405起5699起6032起
侵财类案件所占比例13.3%34.6%47.9%59.4%67.3%
A.传统城市管理机制的失范B.工业化造成道德水平滑坡
C.贫富分化导致了经济犯罪D.城市化成为高犯罪的温床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前工业社会,英国的“新居原则”要求年轻的夫妇应该在自己的屋檐下自力更生地开始婚姻生活;居家帮佣和学徒制传统则限制人们进入婚姻。从1770年开始,随着物价上涨,农场主发现让雇工搬出去自己生活要便宜得多,独身率和结婚年龄都随之降低。农业和工业经济部门的发展给无产阶级工人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从而也提供了自由进入婚姻的机会。工厂制的发展给儿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大量使用童工的纺织业工业区,早婚率和生育率要比农村地区高。至19世纪,许多工业城市的住房紧张且租金不菲,父母与已婚孩子共同居住的现象十分普遍,传统的“新居原则”被打破。

     ——摘编自傅新球《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增长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19世纪英国家庭生活的变化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19世纪英国家庭生活变化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