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此漫画是乌多开普勒于1901年绘制的一幅漫画《下一个》。画中,章鱼的头好似储油罐(图中有“美孚石油”字样),章鱼的触须不止伸向工业设备,还伸向了国会和自宫。对这幅漫画解读最全面的是
A.垄断组织威胁其他企业的生存B.垄断组织控制国家政治
C.垄断组织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D.垄断组织自身的局限性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泰晤士老爹”的落魄与新生英国人曾戏泰晤士河为“泰晤士老爹”,它曾经是一条美丽的河流。18477月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幽默画报《庞奇》刊登了一副名为《肮脏的“泰晤士老爹”》的漫画.并将泰晤士河描绘成一个外表污秽的“流浪汉”,并赋诗哀叹。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政府下决心全面治理泰晤士河。此时,英国的河流污染防治才真正走上了健全的法制轨道。同样重要的是,20世纪中叶以来,英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大大增强了。他们积极参与泰晤士河的治理与保护事业。整治泰晤士河,英国前前后后共用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如今,泰晤士河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流经首都城市的水质最好的河流。英国政治家约翰·伯恩斯曾说:“泰晤士河是世界土最优美的河流,因为它是一部流动的历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泰晤士老爹”的落魄与新生》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4-28更新 | 190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全球范围内,安格斯·麦迪逊对人均GDP 估量是较权威的具有广泛性和可比性的GDP数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图2分别为1500~1900年欧洲和印度的GDP总量和人均GDP。人均GDP是衡量生产率的标准,也是生活水平的指标。


——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逊《世界经济统计学》


(1)选择恰当的时间尺度对图1中1500~1900年欧洲和印度CDP的总量对比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理由。
(2)指出图2所反映的1500~1900年间欧洲和印度人均CDP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2023-05-28更新 | 28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A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柏林殖民展览

德国外事部及下属的殖民部、民间相关组织在柏林举办帝国殖民展览。图1、图2分别为“科学—商业”展览鸟瞰图和相关展览内容、科学大厅中的地球仪雕塑。

图1

图2

地球仪上标注着从帝国延伸出的22条轮船航线,雕塑旁边还有四座带有统计数据的金字塔,用来展示德国识字率、海上交通、海军力量等。

提取材料信息,分析说明德国举办展览的大体时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个时代,机械力代替了人力……工厂制度战胜了传统的小生产体制,成为主导的生产体制,在此体制下,工人以专业化和分工的方式结合起来,进行有纪律的机械化大生产……经济生活由以乡村为主转变为以城市为主,导致大型城市兴起;生产和消费彻底分离,自然经济被完全打破……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时代。

——摘编自张霞《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从理论到应用的过程比英、法等国要快3至5年。正是德国人对最新科技的敏感性,使得许多发明出现了“英法开花,德国结果”的状况。从世界工业产业所占的比重来看,1870年时德国为13%,居英国和美国之后;1910年则已达到16%,仅次于美国(35%)。德国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摘编自李富森《论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与特点》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工厂制度的特征及“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时代”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国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德国发展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说明图1、图2现象共同依托的技术支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从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化的角度谈谈给你的启示。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①

1849年曼彻斯特市布里奇沃特街区图


   

资料②   以棉纺工业中心的曼彻斯特为例,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蒸汽动力的棉纺厂在曼彻斯特建立,1794年时为3家,而到1821年时多达66家。1853年时,曼彻斯特的棉纺厂数为108家,达到了顶峰。除了厂房,城市中还有其他大量生产性建筑。

资料③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这样描写曼彻斯特:“只要哪里还空得下一个角落,他们就在哪里盖起房子,哪里还有一个多余的出口,他们就在哪里盖起房子来把它堵住……东一排西一排的房屋或连成一片迷阵式街道,像一些小村庄一样,乱七八糟地散布在寸草不生的光秃秃的粘土地上。”

资料④   与农村人口平均寿命50岁左右相比,工业城市工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瘟疫猖獗,疾病横行,死亡率高。

资料⑤   1848年起,英国政府着手解决工业发展给城市带来的“城市病”问题。18481875年是城市规划改造的第一阶段,对已有街道和建筑物进行改善。1875年以后为第二阶段,主要清理贫民窟地区以及其他结构不当的建筑群。

资料⑥   经过19世纪工业城市改造工程,现代都市整洁卫生舒适的物质环境初露端倪,居民的工作、居住和生活条件大为改观。

——据梁远《近代英国工业城市规划演进研究(18481940)》等


(1)如果以“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环境改造”为题撰写一篇研究论文,请列出该论文的主要内容提纲并说明其研究价值。
(2)根据研究主题对以上资料进行分组,并说明各组资料的史料价值。
(3)假如论证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环境改造的必要性,还需要搜集哪些方面的资料。
2023-05-24更新 | 28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四县2023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图2 16-18世纪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

材料二   全球史学者通过宏观综合分析指出,所谓"欧洲兴起",只是人类历史上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从中挖掘“普世性”的文化特质只能是制造神话。他们还强调各社会之间发展具有相关性和互动性,突出影响各个社会的共同因素,认为每个社会的发展都是更为宏大的自然与社会结构运动的一部分,要淡化单一地区或国家的个性和特殊性,这样也就淡化了欧洲国家的榜样作用。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二关于欧洲兴起的观点。
2023-05-1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2·山东枣庄·二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世界市场:联合、竞争及毫无保障”


材料二   如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印度工人采集茶叶以出口


图中印度工人在采集茶叶以出口,尽管工钱很少,但他们也由此参与到全球贸易体系中,这一贸易体系改变着世界几乎每个地方的农业和日常生活。

材料三   由于数以千计甚至数以百万计的个人和厂商在没有中央计划的情况下互相调剂需求,它极不稳定,地区与地区竞争。美国中西部谷物一次跌价,除了使少数投机分子破产外,还可能迫使德意志或者阿根廷的小麦种植者以绝望的价格出售产品。当生意萧条时,或者当由于有了节省劳动力的新发明而活计消失时,劳动者就会面临失业。这个体系历经周期性的繁荣与萧条,后者最著名的就是从1873年左右到大约1893年的“长期萧条”。政府制定保护性关税抵制来自别国的竞争。这一切表明19世纪无节制的、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在80年代之后逐渐地衰落下去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损失了约四分之一的海外投资,法国人是三分之一左右,德国人则是全部。

——(美)R.R.帕尔默等著《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1)在材料一的图中用箭头标出19世纪末欧洲资本输出的主要流向。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印度经济发展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世界市场的建立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022-04-15更新 | 435次组卷 | 8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9 . 19世纪是一个剧变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的世界



(1)从上述图片中可以确立哪些探究主题?请完成表格填写。
探究主题材料中与探究主题相关的史实
(2)为了更加全面地认识19世纪的世界,请再补充一个探究主题,并加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