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用挑战与应战揭示文明的起源、发展与衰落。有学者认为,这种挑战与应战的理论也可用于观察近现代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并提出在近现代民族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大致出现了四种挑战与应战的局面(此处选取了前三种),具体如下表所示:

时间

二战前

二战后

15世纪-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60-80年代

20世纪80-90年代

挑战者

西方

西方

经济全球化

应战者

西方

东方

西方、东方

挑战方式

战争

经济

军事、经济

经济、民主

经济

应战方式

战争

经济

革命

全面的民族国家构建

区域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等

——摘编自董世举《东、西方民族主义发生的差异——兼论民族主义发展中的挑战与应战模式》

根据材料,选取其中一种挑战与应战的局面,围绕近现代民族主义发展的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合理)
2023-04-26更新 | 553次组卷 | 10卷引用:秘籍05 抢分专项 · 论述题精练30题(含抢分提示) -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2 . 1836年,英国曼彻斯特商会在致首相墨尔本和外交大臣巴麦尊的备忘录中强调指出:“中国为英国制造业提供一个销量庞大而又迅速扩张的市场。”曼彻斯特的厂主甚至私下说:“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就得忙上数十年,只要能够打开这个壁垒就好了。”材料反映了当时英国积极对外扩张的目的是(     
A.掠夺原料产地B.扩大商品销售市场C.进行资本输出D.扭转贸易逆差
2023-11-10更新 | 470次组卷 | 10卷引用:重难点13 两次工业革命-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亚当·斯密(1723-1790年)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他的思想(     
A.影响了鼓励人们发财致富的新教伦理
B.适应了工业革命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因与马克思的观点针锋相对而受其批判
D.成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指导
2023-11-10更新 | 481次组卷 | 7卷引用:第09讲 从分散到整体——工业革命与全球联系的建立与发展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一经完全确立,一个人自己劳动的生产物,便只能满足自己欲望的极小部分”,其余的欲望,须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生产物交换别人的剩余部分来满足。“于是,一切人要依赖交换而生活……而社会本身,严格地说,也成了商业社会。”据此可知,该理论(       
A.认同英法的社会契约思想B.适应了社会转型需要
C.深刻影响了科学社会主义D.批判了封建专制王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为1874——1894年英国进出口分类统计表。据此推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类别
年份
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单位:100万英镑)工业制成品(单位:100万英镑)
进口出口进口出口
1874173.423.747.1205.3
1884169.o24.659.6196.6
1894156.430.675.3173.5
A.农业得到较快发展B.工业发展受到巨大挑战
C.积极开拓海外市场D.改变了自由贸易的政策
2023-04-28更新 | 478次组卷 | 11卷引用:押江苏卷第14题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工业革命-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江苏专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一:1870—1913年英法德美工业增长倍数

       
图二:1914年欧洲列强占有殖民地数量对比


图一、图二反映了 一战之前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03-22更新 | 52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为1776-1926年英美德三国重大发明占世界比重(单位:%)变化表。这可以用于说明(     
国家1776—1825年1826—1875年1876—1926年
英国43.622.614.0
美国11.724.043.7
德国(德意志)9.821.217.5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B.英德两国对美国依赖程度的加深
C.欧美各国间工业发展差距日益缩小D.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此书一经出版,就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有人赞誉道:“亚当·斯密博士就是牛顿,政治经济学的牛顿。”这是因为亚当·斯密的理论(     
A.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B.得到了充分的社会实践证明
C.有利于重商主义发展D.改变了人对经济规律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8世纪,荷兰报纸上经常会列出法国债券与英国统一公债的价格、英格兰银行的股价以及英属东印度公司和南海公司的股价等,但却鲜有阿姆斯特丹证交所的债券或者股价。到了18世纪末,这些外国债券的交易也多从阿姆斯特丹转移至伦敦。导致上述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三次英荷战争的不同影响B.英国自身的制度优势
C.英国机器工业的普遍建立D.荷兰创新能力的丧失
2024-03-15更新 | 451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1 世界近代史:工场手工业时期 选择题汇编(一)-【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10 . 下图为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全球贸易网络的形成B.铁路运输业的迅速发展
C.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D.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开展
2023-02-10更新 | 467次组卷 | 7卷引用:热搜题 高中二轮(全国高考)专题七 图表数据类选择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