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下图是漫画《利奥波德二世如同毒蛇一样缠绕着刚果人民》,背景反映的是1876年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组织斯坦利探险队,开始了向刚果乃至非洲扩张的步伐。据此推知,这一扩张的直接影响是(       

A.殖民者深入非洲腹地的步伐终止B.列强掀起瓜分非洲的高潮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D.欧洲国家在非的矛盾缓解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商业市场骤然拓展,资本原始积累呈现出对内盘剥和海外殖民掠夺交织在一起的样态。最先推行殖民政策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它们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随后,荷兰、法国、英国、美国相继走上殖民掠夺道路。正如马克思所言:“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据相关资料统计,1503年至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攫取的有据可查的白银和黄金分别是18600吨和200吨。与此同时,葡萄牙人也从巴西掠夺了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金刚石。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便要索取的第一件东西。”

——摘编自王增智《掠夺是资本主义殖民的本质》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初期,经济繁荣崩盘,造成了1874年至1893年的“经济大萧条”。在此种背景下,各大国竞相扑向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争夺原材料、扩大领土和保护市场。1876年,欧洲国家统治下的殖民地还不到非洲的10%,但到1900年,则达到90%以上,这个典型的帝国主义时代是空前的。尽管当地人民对侵略者进行了英勇而机智的抵抗,但他们遭遇了欧洲人带来的疾病和配备先进武器的专业化军队,因而造成大量伤亡。由于欧洲殖民的大力推动,19世纪90年代中期到1913年各个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强国出现了一次经济繁荣。列宁在1920年分析说:“一小撮‘先进’国家把资本主义变成了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民进行殖民压迫和经济掠夺的世界体系。”

——摘编自布莱恩.S·罗珀《民主的历史:马克思主义解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早期的资本扩张相比,工业革命后殖民扩张在方式上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殖民活动产生的作用。
2023-07-05更新 | 17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部分学校2023-2024高一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殖民体系下,主权是欧洲列强的特权,也是其对其他地区“落后民族”进行野蛮殖民掠夺、占领和慢略的借口和依据。居于金字塔之上的是拥有巨大暴力能力和殖民能力的欧洲列强,居于金字塔中间的则是较弱一等的欧洲国家以及拥有主权或半主权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居于金字塔底层的则是完全丧失主权的亚非拉被征服、掠夺和占领的“落后民族”和“野蛮地区”。这一体系是少部分国家享有主权、大部分国家主权被剥夺的等级体系,也是大国通过武力掠夺、殖民而实现崛起的暴力体系。

——摘编自韦宗友《殖民体系、后殖民体系与大国崛起》。

材料二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谋定物质基础。

——摘编自马克思《不列频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1853年)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考察过爱尔兰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惨况”后,马克思认为英国的殖民统治导致爱尔兰陷入“糟糕的社会状况”之中。马克思晚年摈弃了早期关于印度社会的认识和观点,丝毫不见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影子。

——摘编自胡洁瑶《从“双重使命”到对殖民主义的批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殖民体系的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殖民侵略对印度历史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对印度和殖民主义问题的认识变化,并围绕马克思对殖民主义认识的变化谈谈你的看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1613—1696年东印度公司先后在印度沿海的苏拉特、马德拉斯、孟买和加尔各答等地建立了殖民据点。英国殖民者最初是利用沿海商站进行不等价贸易掠夺财富。攻陷迈索尔首府后,他们一连抢劫3天,其中仅王室珍宝即达1500万英镑。掠夺的另一种手段是强征赋税,从1765年起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孟加拉征收田赋,10年内竞使田赋额增加3倍以上。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的棉纱、棉布等大量机器工业品涌入印度,把印度传统的棉纺织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一齐消灭了,破坏了印度文明特有的村社组织的经济基础,从而消灭了上百万个这样的小小村社,给印度次大陆的农业文明社会造成结构性的破坏。英国人修建铁路和兴修水利,为印度现代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英国在印度开办了近代教育,推行英语教育,英语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18世纪英国侵略印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指出19世纪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并指出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世纪中期起,英殖民主义者开始向东南亚地区渗透,他们除以贸易为先导,以武力为后盾,以发动战争为制胜法宝外,还通过充当保护人,夺取对缅甸和马来亚的殖民统治权。1647年,英国与缅甸签订了《英缅条约》,准予英国人在恒枝岛有永久居留权,可以自由贸易等。1824年,英国迫使荷兰在伦敦签署了《英荷条约》,荷兰彻底放弃了占有新加坡的愿望。从17世纪末开始,英国还在非洲从事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罪恶的奴隶贸易,利物浦、曼彻斯特和伦敦等工业城市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靠奴隶贸易繁荣起来的。1885年,柏林会议结束后,随着欧洲帝国主义争夺和瓜分非洲的加剧,英国的政策也转向以力图夺取尽可能多的殖民地为目标。

——摘编自何跃《试析英国在东南亚的早期殖民扩张》

材料二19世纪,“英国商人在印度发现了最大的市场,在这个开放的市场中,英国的商业资本可以轻易地取得支配地位”。而美国处于欧洲利益的边远地带,对于英国的核心利益即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毫无染指之意,其在美洲大陆和亚太地区的殖民扩张政策并没有直接损害到英国的利益。19 世纪末20世纪初,大英帝国在与其他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殖民竞争中巳处于不利地位,英国的经济实力优势逐渐丧失,海上优势地位不断被动摇。同时,美国民族主义精神中的“盎格鲁一撒克森”种族优越性也是英、美能够携手的文化意识形态因素,“双方之间的矛盾是家庭纠纷,但总会站在一起主宰世界”。

——摘编自王利《英国应对美德扩张的策略及原因探析-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英国在东南亚和非洲的殖民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对美国殖民扩张行为不断妥协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17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英国殖民扩张政策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门罗主义”总基调是被动和防御性的——它要求欧洲人不得在西半球扩展影响力或对其任何部分重新殖民,但并不涉及美国将会在西半球如何行事的问题。表面上,通过取代欧洲殖民列强的干涉主义政策,“门罗主义”似乎构成了一种开明的、反(欧洲)帝国主义的美国方案。但“门罗主义”并不是绝对的不干涉主义,以美洲“和平与安全”受到威胁为由禁止欧洲制度渗入西半球,本身即是试图对欧洲事务进行外交干预的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正如一位国会议员后来直白表述的那样:“门罗主义”暗含着美国作为西半球的政治代言人有权干涉美洲国家事务的意味——其未明言的假设是,“专制欧洲”的控制只能是邪恶的,而“民主美国”的控制却意味着关切与保护。

——摘编自付文广《从门罗主义到威尔逊主义:美国对外干预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材料二   大亚洲主义也称大亚细亚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日本社会广为流行的一种社会思潮,目的是倡导亚洲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孙中山与日本大亚洲主义者往来密切。孙中山认为如果欧美列强侵略和瓜分亚洲的势头持续下去,不仅中国,而且亚洲各国都将不可避免地“沦为欧美列强、白种人的奴隶的命运”;中日两国“非团结起来不可”,这是“使中国越过殖民化的危机,是保卫亚洲的第一步”。

——摘编自李本义《论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门罗主义的含义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倡导大亚洲主义的原因并指出该思想的局限性。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0012月31日,伊丽莎白女王颁发特许状,公司被命名为“伦敦商人对东印度群岛的贸易公司(与统治者)”,特许状写道:“为了我们国家的荣誉,我们民族的财富”,授予公司与东印度贸易的特权。最重要有以下几条:(1)禁止公司以外的一般商人从事公司专营的贸易,但在他们乐意之时,可以被授权进行贸易。(2)有权“在每次航行中输出价值三万英镑的金银,对共四次航行所载运的英国货予以免税,而且在特许状有效期内,英国船只转运印度货物出口也享有同等特权。”1624年,东印度公司取得通过民事法庭和军事法庭审判它在印度的职员的权力,实际上就具有了“对于公民的生命和财产的无限制的权力。”1668年,查理二世发给公司特许状,授权公司可以把一切没有获得特别许可而在印度从事独立贸易的人押往英国。

——摘编自赵伯乐《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建立和形成》

材料二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自由主义政策成为主流,英国政府逐渐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的贸易特权。到了19世纪50年代,公司内部的贪腐风气使得实际收入锐减,不足以维持本身浩大的开支,每当战争爆发时,额外的军费开支使得公司不得不发行公债,这样一来,公司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公司就变本加厉地搜刮印度人民,但到这时,印度已经被搜刮得国贫民穷了,东印度公司往往不能如数征得税额,反而激起了印度人民更加猛烈地反抗,终于,这个声名狼藉的殖民机构被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怒涛冲垮。东印度公司的衰亡,是英国工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胜利,标志着英国在印度殖民政策的转变。英国政府已不再需要东印度公司这块破旧的招牌,于是便亲自出马,从此以后,印度就成了英国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重要场所。

——摘编自陈传金《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兴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东印度公司最终衰亡的原因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9世纪中叶,英国凭借它先进的生产技术、雄厚的经济实力、发达的交通运输和占有广大的殖民地而独占整头,成为“世界工厂”,这意味着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和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强。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扩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先进国家确立。亚非拉的多数国家则在列强的炮舰下失去抵御能力,沦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的国际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应地,成为他们投资的场所、牟利的乐园,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

——摘编自赵景峰《科技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形成中的作用》

材料二  19世纪末以来,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方法是其对现代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电力而不是木材)的消耗,因为这既表示一个国家利用各种无生命能源的技术能力,也表示了其经济发展速度。

18901913年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相当于百万吨煤)

年份


国家

1890

1900

1910

1913

英国

145

171

185

195

德国

71

112

158

187

法国

36

47.9

55

62.5

奥匈帝国

19.7

29

40

49.4

俄国

10.9

30

41

54

意大利

4.5

5

9.6

11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形成的关系,概述工业革命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洲各主要国家能源消耗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美国家的工业革命对亚非拉地区历史的发展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它加快了弱小国家沧为殖民地和附属国的过程。与此同时,在欧美列强对亚非拉进行殖民掠夺和经济开发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把欧美先进的工业技术带到这些地区,使这些国家缓慢地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与欧美国家比较起来,亚非拉国家通向现代化的道路是极具艰难曲折的,充满了险阻和挫折,阻力主要来自欧美列强的掠夺和奴役性政策。

材料二   工业革命使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力飞跃发展,工业制成品成倍增长。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群众处于被剥削地位,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需求增长缓慢,接纳不了迅速增多的产品,以致造成生产过剩的危机,因此资本家们急于扩大海外市场。同时,欧美列强对原材料和农产品的需求量也急剧增长,扩大廉价的原料和农产品来源也成了这些国家的当务之急。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地位使这些国家获得大量超额利润,形成剩余资本,需要到欠发达国家和殖民地去寻找有利的投资场所,以便利用那些地区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赚取更多的超额利润。这些因素推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一个空前规模的殖民扩张浪潮。

——以上均摘编自王章辉《欧美大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对亚非拉地区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殖民扩张浪潮的原因。
2022-07-0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九江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63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是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霸权的时期。1763年时,欧洲诸强国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到1914时,已并吞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它们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它们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材料二   19世纪和20世纪初,全世界的人已习惯于整块整块的大陆为欧洲列强所瓜分,并开始认为这几乎就是事物正常秩序的一部分但20世纪中期,发生的情况却恰恰相反:欧洲本身正在被外来的两个大国划分成两大势力范围;同时,欧洲的殖民地不管帝国同意与否,全都在摆脱欧洲的控制。

——以上均摘编自(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殖民扩张不可阻挡的原因及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殖民扩张的认识。
2022-01-12更新 | 751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