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观察下图,关于西方殖民者占据地区变化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列强加紧瓜分世界B.列强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C.欧洲冒险家的探险D.列强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
2023-09-1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华冲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9世纪晚期,当西方主要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以后,它们利用亚洲国家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兴办种植园、工厂、银行、保险、贸易公司等企业,发展铁路、海港、航运等现代交通业。这给亚洲国家经济结构带来的客观变化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出现近代机器工业D.沦为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
2023-11-26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63 至1914年间作为一个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十分突出。 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是一个始于500年前葡萄牙船长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期的漫长过程的非凡顶峰。 随着权力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经一跃而成为世界的中心。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1926 年写道:“使欧洲浸入血泊中的那场战争已经……在这片远离我们的土地上唤醒了独立的感情。 在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无论是人还是思想、还是亚洲本身都在变化。”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大伤元气,无论是战胜国英、法,还是战败国德、意都受到严重损耗,经济破败凋敝,政治局势动荡不稳,国际地位显著下降。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二战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改写了世界政治地图。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 世纪中期到20 世纪初国际格局的主要特点。
(2)概括材料二的主旨,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过去几年里”亚洲“变化”在政治和思想领域的表现。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格局出现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2023-12-02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利文斯顿的非洲探险戴维·利文斯顿是英国著名的探验家。1841年,他受伦敦宣教会派遣去南非传教,当时奴隶贸易使非洲社会动荡不安,严重妨碍了传教活动的开展,为此,利文斯顿设计了铲除奴隶贸易的方案:“用合法商业取代奴隶买卖,供应欧洲工业品,奴隶贸易就无立足之地。……只需开辟一条从海岸通入内陆的商道,这个方案便可实现。”为铲除奴隶贸易,1853年后他转而从事探险活动,开拓了一条连接海岸至内陆的商道。他说:“地理学成就的终点即是传教事业的起点。”当时非洲内陆还鲜为人知,复杂的地形、恶劣的气候和致命的疫病令人望而生畏。对此,利文斯顿表示:“奴隶贸易把商人推入的地区,基督教的爱,难道就不能把传教士带到那里!”在18531873年间,他三次深入非洲内陆,行程29000英里,戡查地域达100万平方英里。在19世纪数以百计的非洲内陆探险活动中,人们称他为横越非洲第一人。

《泰晤士报》将利文斯顿的旅程描述为“当代最伟大的地理探索之一”。1855年,皇家地理学会授予利文斯顿“金奖”。1857年,利文斯顿出版的《南非传教士旅行与研究》成为畅销书,并获得巨大名声。一位记者对其评价道:“欧洲一直听说南部非洲是燃烧的孤独、荒凉、贫瘠、被毒风加热、有蛇出没,只有少数分散的部落和不可测量的野蛮人漫游……但是利文斯顿博士发现自己在一个高地国家,到处都是果树,有丰富的树荫,由完美的河流网络浇灌。”同年12月,英国政府和海军部为他制定了一项庞大的计划,支持他努力结束赞比亚的奴隶贸易,并承诺通过基督教和商业开放该地区。

——据何一宁《非洲内陆探险与英国对非洲的认知变化研究》整理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利文斯顿的非洲探险为何会引发英国社会广泛的关注,并谈谈利文斯顿非洲探险的认识。
5 . 论述题。从医疗社会史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可以提供给我们比较新颖和独特的视角,去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

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其渊源可追溯至16世纪的明末时期,而西医传教士入华却可视为纯粹的近代现象。早期传教士多为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人,这些国家所依据的信念与早期启蒙运动有着相当密切的关联,属于“近代殖民帝国”的扩张理念。这种心态是19世纪以前的基本状态,但19世纪以后情况有了很大变化。西方的殖民扩张已由欧洲老式的殖民体制逐渐融入了美国和日本等新兴的殖民形态,不仅使传教的手段更加多样化,而且亦通过资金的大量注入使传教身份更加复杂化。他们依托的完全是“现代殖民帝国”的理念,“西医传教士”的出现就是19世纪西方扩张活动区别于以往的重要标志。

——根据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整理


请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选取一个除医疗社会史之外的角度,对西方从“近代殖民帝国”转变为“现代殖民帝国”的过程进行评述。
2023-11-08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英国经济政策变革。

“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互交替,构成经济政策变化的“钟摆运动”,反映出国家与市场的变化关系,体现权力与资本的关系。

材料一   1618世纪,英国重商主义走向全盛。谷物法是典型的重商主义政策,其主旨是限制甚至禁止谷物进口,抬高粮价,有利于土地利益集团而不利于工厂主、工人和百姓,经常导致食品暴动,成为社会动荡之源和执政难题。工业资产阶级掀起反谷物法运动。

——吴必康:《稳定与变革: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材料二   英国的贸易发达程度、其制造业的多样化以及其独创性均超过了其他国家,英国的伟大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与外国人自由贸易只是我们祖先曾要求的自由买卖……我们现在必须把这些不朽的原则(自由贸易)应用于谷物法……谷物法不仅限制了对外贸易,还破坏了(并正在破坏着)对外贸易的很大一部分……它是对自由——这是每个人的天赋权利——的直接侵犯。

——罗伯特·皮尔在下议院就谷物法而做的演讲(1843年)

材料三   看看你们的周围……各位的衣服的布料是德国织的……甚至各位喜欢看的报纸的纸张也是同一个地方产的。”即使烧掉德国制造的包装纸,手拿的拨火棍也是“德国制造”。

——位英国记者发表的《德国制造》文章(1896年)

材料四   1929年美国股市爆跌,导致西方经济大危机,资本主义体系全面混乱。经济灾难和失业贫困笼罩英国,经济自由主义束手无策。1932年麦克唐纳政府宣布放弃自由贸易,实行进口税,建立帝国特惠制,保护市场。工党政府迅速推出以大规模国家干预为重要手段,以充分就业、福利国家、混合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政策。

——吴必康:《稳定与变革: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若要按照表格梳理英国历史上曾出现的经济政策,将正确答案填入表格相应位置(填写字母)   
阶段历史时期经济政策
工场手工业时期重商主义
工业革命时期
20世纪上半叶
A.国家干预经济   B.自由主义
(2)结合材料及所学,概括英国人对自由贸易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19世纪,有英国经济学家曾认为:自由主义不仅包括贸易自由,还有政治自由等。
(3)结合所学,以史实来说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自由主义思潮对世界历史产生的深刻影响;并概括该“自由主义”的实质。
2023-06-27更新 | 65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选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表。关于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①阶段英国人击败荷兰人成为海上霸主
B.在②阶段殖民扩张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
C.在③阶段美国成为新崛起的世界殖民大国
D.在④阶段殖民扩张促使世界体系逐步形成
2023-06-16更新 | 99次组卷 | 7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拉丁美洲传统的农业经济以粮食生产为主。进入近代后,很多国家大量种植专供出口的单一经济作物,如甘蔗、香蕉、烟草等。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者推行的殖民政策B.拉丁美洲农业资源独特
C.工业革命对拉美影响有限D.黑奴贸易改变劳动力结构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近代初期,西方殖民者就已在非洲建立殖民据点。进入19世纪后,侵占非洲土地的活动加强,但主要在沿海地区……19世纪70年代苏伊士运河的开始通航,西非和南非新的金矿和钻石产地的发现,以及许多经济作物的种植成功,大大提高了非洲在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争夺和瓜分非洲的狂潮。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938年为止,西方列强在非洲的资本输出数额巨大……利用成立的矿业公司、种植园公司和商业公司等垄断了非洲殖民地的采矿、农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控制其国民经济……西方国家在非洲殖民地的资本输出,不是投资在有利于殖民地经济发展的部门,而是投资于供出口可获暴利的矿业和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上。

——《世界历史十五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870年前后西方列强对非洲殖民侵略的主要变化。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19世纪晚期,面对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加深,非洲人民掀起反抗斗争的高潮,试举出其中的三个重大历史事件,并指出其主要斗争形式。
(3)据材料二,概括西方国家在非洲殖民掠夺的主要特点。
2023-07-28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415-1876年,欧洲殖民国家强占非洲领土约320万平方公里,约为非洲大陆的10.6%;1876年后,欧洲殖民列强对非洲展开了疯狂瓜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除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表面上还维持独立外,其余地区全部变成了欧洲的殖民地和保护国。这种变化(     
A.导致非洲人口大量迁移美洲B.是欧洲列强竞争加剧的结果
C.体现了欧洲侵略性质的变化D.促进了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