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整理

材料二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及相互联系。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后是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自然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总之,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是内燃机、柴油机、汽车和发电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电话、白炽丝灯等则是美国人发明的。因此,新的技术和工业革命一开始就超出一国的范围,具有更广泛的规模,发展进程也是比较迅速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763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是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霸权的时期。1763年时,欧洲诸强国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到1914时,已并吞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它们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即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它们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呈现整体化趋势,孤立的、分散的、局部性世界变成互动的、连成一体的整体性世界。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开发出的新能源,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殖民扩张不可阻挡的原因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023-05-2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880年以后,原材料的世界价格不断下跌,而制成品的价格却稳步上升。1880—1938年间,第三世界国家用一定数量的原材料换得的制成品的数量下降了40%。这种“进出口交换比率”的逆差趋势表明(     
A.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B.西方列强侵略方式转变
C.世界殖民体系的进步性D.世界市场具有不公平性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500年前后,欧洲人一不小心,打通了世界的“任督二脉”

——摘编自陈磊《半小时漫画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00年前后欧洲人打通世界的“任督二脉”所指的事件并简析其原因。

材料二   1700年时,任何一位理性的观察家都会认为世界棉花生产将仍以印度或中国为中心,事实上,直到1780年,这些国家生产的原棉和棉纺织品数量远大于欧洲和北美。然而在1860年,一切都改变了,数以百万计的机械锭子——由蒸汽机驱动,由受薪工人操作——产出数百万磅纱线。棉花不再由家庭种植,而是由奴隶种植,供应数千英里之外的工厂,而这些工厂又距离布料的最终消费者数千英里。欧洲的资本家和国家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了棉花产业的中心。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19世纪世界棉花产业中心的变化,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情况

亚洲除日本外,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非洲列强瓜分非洲,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
拉丁美洲除殖民地外,宣布独立的国家实际上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

材料四

1804海地独立
1881苏丹爆发反英起义
1882埃及掀起反英斗争
1885印度掀起反英斗争
1894埃塞俄比亚发动抗意斗争
1905年—1911伊朗爆发立宪革命
1910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911中国爆发辛亥革命
(3)指出材料三与材料四各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47年,发源于英国的经济危机,从英国向法、德、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传递;1907年,发源于美国的经济危机波及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殖民地半殖民地,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在殖民掠夺过程中的矛盾。这一变化主要由于(     
A.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C.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D.国际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
6 . 16世纪,西班牙在美洲建立起殖民统治后,对其殖民地实行严密的经济控制,西班牙统治下的拉美不能与外国直接进行贸易。19世纪初,西班牙对拉美殖民地的贸易垄断逐渐被打破,英、美等国对拉美贸易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B.美国南北战争的基本结束
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开展D.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2024-05-1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名校(NT20)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大比拼考试历史试卷
7 . 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殖民体系下,主权是欧洲列强的特权,也是其对其他地区“落后民族”进行野蛮殖民掠夺、占领和慢略的借口和依据。居于金字塔之上的是拥有巨大暴力能力和殖民能力的欧洲列强,居于金字塔中间的则是较弱一等的欧洲国家以及拥有主权或半主权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居于金字塔底层的则是完全丧失主权的亚非拉被征服、掠夺和占领的“落后民族”和“野蛮地区”。这一体系是少部分国家享有主权、大部分国家主权被剥夺的等级体系,也是大国通过武力掠夺、殖民而实现崛起的暴力体系。

——摘编自韦宗友《殖民体系、后殖民体系与大国崛起》。

材料二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谋定物质基础。

——摘编自马克思《不列频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1853年)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考察过爱尔兰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惨况”后,马克思认为英国的殖民统治导致爱尔兰陷入“糟糕的社会状况”之中。马克思晚年摈弃了早期关于印度社会的认识和观点,丝毫不见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影子。

——摘编自胡洁瑶《从“双重使命”到对殖民主义的批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殖民体系的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殖民侵略对印度历史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对印度和殖民主义问题的认识变化,并围绕马克思对殖民主义认识的变化谈谈你的看法。
8 . 19世纪20年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多半限于一些国家的局部地区,规模较小,带有很大的自发性。到19世纪中期,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包括伊朗巴布教徒起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这一变化(     
A.推动了亚洲地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B.促进了各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维护了亚洲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D.缘于西方大规模的殖民侵略和扩张
2024-03-27更新 | 242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江淮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1613—1696年东印度公司先后在印度沿海的苏拉特、马德拉斯、孟买和加尔各答等地建立了殖民据点。英国殖民者最初是利用沿海商站进行不等价贸易掠夺财富。攻陷迈索尔首府后,他们一连抢劫3天,其中仅王室珍宝即达1500万英镑。掠夺的另一种手段是强征赋税,从1765年起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孟加拉征收田赋,10年内竞使田赋额增加3倍以上。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的棉纱、棉布等大量机器工业品涌入印度,把印度传统的棉纺织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一齐消灭了,破坏了印度文明特有的村社组织的经济基础,从而消灭了上百万个这样的小小村社,给印度次大陆的农业文明社会造成结构性的破坏。英国人修建铁路和兴修水利,为印度现代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英国在印度开办了近代教育,推行英语教育,英语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18世纪英国侵略印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指出19世纪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并指出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63 至1914年间作为一个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十分突出。 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是一个始于500年前葡萄牙船长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期的漫长过程的非凡顶峰。 随着权力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经一跃而成为世界的中心。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1926 年写道:“使欧洲浸入血泊中的那场战争已经……在这片远离我们的土地上唤醒了独立的感情。 在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无论是人还是思想、还是亚洲本身都在变化。”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大伤元气,无论是战胜国英、法,还是战败国德、意都受到严重损耗,经济破败凋敝,政治局势动荡不稳,国际地位显著下降。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二战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改写了世界政治地图。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 世纪中期到20 世纪初国际格局的主要特点。
(2)概括材料二的主旨,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过去几年里”亚洲“变化”在政治和思想领域的表现。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格局出现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2023-12-02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