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19世纪20年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多半限于一些国家的局部地区,规模较小,带有很大的自发性。到19世纪中期,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包括伊朗巴布教徒起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这一变化(     
A.推动了亚洲地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B.促进了各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维护了亚洲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D.缘于西方大规模的殖民侵略和扩张
2024-03-27更新 | 277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江淮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崇尚东方宫廷礼节,要求大臣行东方式的匍伏礼。他享用东方君主的服饰,身穿米底人的服装,头戴波斯王冠。亚历山大继承了波斯帝国的专制政体,保留了波斯帝国的行省制,设立总督等地方官职。他曾将三万波斯青年带到苏撒,按马其顿军训制进行训练,编入马其顿军队。亚历山大积极倡导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凡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

——摘编自李丽玲《浅析亚历山大统治政策与希腊化文明的形成》

材料二 1518年3月21日,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朕也把朕在上述地方和岛屿的钦差和总督官衔赐给你们。

——周一良等《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在19世纪的国际贸易中,欧洲国家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工业品,其中最重要的是机器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取代了印度、中国等国的传统手工纺织品。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是工业原料,如棉花、生丝等,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香料、茶叶等特产。19世纪后期,随着列强的资本输出,蒸汽机、机车、铁轨等机器设备和金属制品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商品。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促进文明交流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麦哲伦远航的主要动机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国际贸易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024-04-2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9世纪以前,印度向欧洲出口的主要是纺织品和其他一些制成品。19世纪后期,印度的出口却日益局限在原棉、茶叶、小麦等范围内,英国人则用轮船运来他们的工业制成品作为交换。这一变化说明(       
A.西方列强瓜分了整个亚洲B.印度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D.印度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
4 . 欧洲近代国际体系从其诞生起,就借助于资本主义扩张,逐渐蚕食了伊斯兰区域国际体系、东亚朝贡体系。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组织体系,将属于体系外的任何文明、民族和国家都卷挟了进去。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东方从属于西方B.资本主义具有扩张性
C.国际体系随时代而变化D.欧洲处于优势地位
2023-11-16更新 | 262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即墨区、城阳区、胶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注:以上地图均出自星球地图出版社《历史地图册》,图中数字是后添加的,主要用于标识图中涉及国家的殖民地)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等多种信息。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关于西方国家近代殖民扩张变化的重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原因。(要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5-1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制造业产出的地理分布表

——摘编自拉里·尼尔等主编《剑桥资本主义史——资本主义的传播》

根据材料,对1750—1900年间东西方主要国家(地区)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占比变化进行解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欧洲对非洲的殖民侵略始于16世纪,到18世纪末,欧洲人直接侵占的地区占非洲总面积的3%,整个非洲大陆的欧洲居民不超过25000人。从1881年开始,欧洲瓜分非洲的速度迅速提升,到1914年只剩下两个非洲国家保持独立。这一变化(     
A.促进了非洲国家经济的发展B.导致列强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C.有助于增加欧洲自由劳动力D.激发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2024-05-0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测评历史试题
8 . 1870年,非洲大陆仅有10%的土地处于欧洲列强控制之下;到1900年,则仅剩10%的土地还处于独立状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非洲的资源优势更突出B.探险家发挥了主要作用
C.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便利侵略D.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争夺加剧
2024-04-3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非洲大陆从来就是“黑暗的大陆”,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地方;非洲没有书面语言,没有掌握书写技能,缺乏历史主动性;非洲历史是在与欧洲人交往后才出现,1619世纪非洲所有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变化均与奴隶贸易有关;殖民主义为非洲带来的利大于弊。

——据网络材料整理

材料二

图1非洲古代文明分布图                      图2在美洲矿山中劳作的黑奴

(注:70年代加入不结盟运动的非洲国家有的尚未真正独立)

图3二战后非洲国家独立数量和加入不结盟运动数量的年代统计图

结合材料二评述材料一的观点。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中南美洲成为全世界的蔗糖生产中心。起先是在西班牙殖民地牙买加等岛屿,然后转移到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巴西。17世纪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建立种植园,成千上万的非洲黑奴被贩运到此。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蔗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商品,在美洲生产、在欧洲销售。18世纪之后,在英国,糖已经从一种奢侈品和稀有品变成一种日用品和必需品。

——摘编自(日本)北川稔《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等

材料二   最初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尽管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但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世界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摘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中南美洲甘蔗种植业的特点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三,指出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其地位变化的因素。
2024-04-0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十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