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海南省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海南 高一 期中 2024-05-26 1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经济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政治史(旧)、选修(旧)、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人类最初的各农业文明及早期的各帝国出现于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在这个纬度区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些现象说明(     
A.地理气候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B.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C.农业文明的发展是文化引导的结果D.早期人类各文明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2024-04-25更新 | 647次组卷 | 138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世界古代文明多元共生,为人类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下列对文明和财富解读正确的是(     

A.①是波斯帝国,城邦形成若干商业贸易中心
B.②是亚历山大帝国,耶莫遗址是其早期村落代表
C.③是古罗马帝国,编纂形成《罗马民法大全》
D.④是阿拉伯帝国,商人从事亚非拉三洲中介贸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公元前5世纪前期,罗马贵族垄断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欺压民众引发了广大平民的强烈不满。每当周边伊达拉里亚人、高卢人、埃魁人、沃尔斯奇人进攻罗马时,平民就趁机撤离罗马,让贵族陷入死战。到公元前449年,平民开展了三次“撤离运动”。这一运动(     
A.平息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B.催生了罗马成文法的产生
C.促使公民法向万民法过渡D.体现出平民没有家国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在中世纪时期的西欧,具有封土的贵族都掌握着庄园法庭的司法权,他们对庄园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而国王在这种体制下“被缩成了一个阴影而己”。这反映了在封君封臣制度下(       
A.封君封臣义务的相互性B.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
C.西欧封建社会渐趋瓦解D.君主制遭到一定限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早期的印度佛教不承认有世界创造之神,而把人置于整个宇宙之上,这为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基督教早期是穷人的宗教,其所谓的“博爱”观念在理论上突破了家庭、地域、身份、种族、国家的界限。据此可知,两者(       
A.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对人的关注B.最终都成为当地人民信仰的主要宗教
C.一定程度起到了教化社会的作用D.都构筑起后世人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孟广林在《世界中世纪史》中指出:“正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奈良时代的日本出现了文化发展的高潮……但随着假名文字的发展,日本文化逐渐摆脱对中国文化的简单模仿,由所谓的‘唐风文化’转化为具有日本特点的所谓‘国风文化’。”该学者意在强调(     
A.日本文化在交流中创新发展B.日本自身文化有很强的本土性
C.中日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D.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的地名,这些地名的出现是因为
A.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纷纷建立B.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侵略和掠夺
C.探险家对美洲的探索范围不断扩大D.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16世纪以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据此可知(     
A.各大洲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B.动植物交流具有单向性
C.人口迁移促进了物种大交流D.世界各地人口迅速增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6世纪40-60年代,法国商人赞助的诺曼底制图师们积极绘制新的世界地图。这些制图师们大部分都有海外远航经历,熟识世界状况,但其绘制的地图却大都对太平洋地区描绘不详,而对北美海岸和巴西详加描绘,甚至很多地图直接称北大西洋为“法兰西海”。这与当时西、葡的世界地图形成鲜明对比。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     
A.太平洋航线尚待开辟B.殖民拓展影响地图制作
C.种植园经济发展迅速D.现实世界广受社会关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有学者概括某一阶段世界贸易的特征如下:“中国出售丝绸和瓷器;东南亚地区出售香料和胡椒;印度出售棉布;非洲出售奴隶和黄金;美洲出售白银、皮毛、糖和烟草;欧洲人则出售远洋保护,并运输各方的货物。”符合此特征的阶段应是
A.14、15世纪B.1500年前后
C.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D.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1533年,英国通过《禁止上诉法案》,断绝了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之间的司法联系,并停止了英国对教廷的纳贡。法案宣称:英格兰这个国家政治实体由教界和俗界的全体人民组成,它的权力来自于上帝,不受任何外国君主和权势人物的控制。这一法案(     
A.推动了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B.丰富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
C.标志着英国宗教改革的完成D.促进英国资产阶级议会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下表所示是某位史学家对欧美某国宪政进程特点的表述。该国是(       

该国宪政进程不但起步较晚,而且步履维艰,这是因为早期该国长期保持分崩离析状态,政治经济发展落后,缺乏启动宪政进程的历史条件。后来在民族国家统一过程中,旧封建王朝又有幸占据了主导地位,发挥了显著作用,从而造就了一个庞大强悍的“权力巨人”。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