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基督教诋毁非洲历史、亵渎黑人尊严不同,伊斯兰教最大限度地维系了非洲习俗和制度完整性,其倡导止恶行善、施舍济贫、和平安宁及平等观念,为非洲人提供了莫大的心灵安慰,使伊斯兰教在非洲得以迅速传播。在前殖民时期,非洲已经形成了伊斯兰教、基督教、传统宗教三足鼎立的宗教格局。近代以来,交通的发达使得穆斯林人员深入到过去所不能到达的地方。随着贸易商路由纵贯撒哈拉沙漠改为沿着西非沿海,穆斯林人数开始增长。殖民者除了利用基督教徒作为殖民扩张的引导外,还启用大量的穆斯林教徒作为向导、代理人与办事员。

——摘编自A.阿杜·博亨《非洲通史·第七卷(殖民统治下的非洲1800—1935 年)》

材料二 在非洲,各个殖民宗主国及殖民地当局对待伊斯兰教的政策不一,而且同一殖民地当局在不同时期对待伊斯兰教的政策也不尽相同。英国一直坚持与穆斯林合作的态度,法国起先打压伊斯兰教,而将基督教文明的“好处”带给他们的属民。但随着统治区域的不断扩展,打压方式已不能运用到整个法属区,法殖民当局倾向于采取拉拢、合作的态度。由于西方殖民化进程的迅猛和伊斯兰教本身的封闭状态,穆斯林集团在非洲国家的政治生活已处于守势,尽管他们开展了针对西方殖民者的马赫迪起义和哈马利雅运动,但结果以失败告终。后来虽然出现了改良主义运动,以抵御西方殖民对其信仰的挑战,但所起的作用与影响微不足道。

——摘编自柴玲玲、周海金《论西方殖民主义对非洲伊斯兰教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伊斯兰教在西方殖民前后得以在非洲传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在非洲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2—1826年, 英国对拉丁美洲各国发放了10次贷款, 共2100万英镑。1824年,在阿根廷首都居住的英国商人已达3000人,约有100家英国商行在西属拉丁美洲开业,英国还迫使一些拉美国家签订有利于英国商人的条约。而就在前一年,美国宣布“不介入欧洲事务,欧洲也不能干涉美洲”。1824 年,哥伦比亚和墨西哥决定解放古巴,美国国务卿克莱声称古巴“在西班牙以外的任何大国的统治下,尤其在英国的统治下,美国有正当理由感到严重的不安。”1846 年,美国迫使哥伦比亚政府签订条约,获得自由通过地峡的权利,并取得了地峡铁路和运河的修建权。

——摘编自齐世荣、吴于廑《世界近代史》(下卷)等

材料二 2011年12月,拉美和加勒比地区33国举行会议,宣布正式成立拉共体。2014年7月 17 日,习近平在巴西利亚举行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上,发表了《努力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的讲话,提议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他指出, “中拉经济互补性强,发展战略相互契合”,中方“倡议双方共同构建‘1+3+6’合作新框架”。2018 年,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一带一路”特别声明》,正式确认拉美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到2020年春,已有19 个拉美国家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摘编自周冲、周东阳《“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拉美国家贸易潜力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加强争夺拉丁美洲的背景及给拉美带来的危害。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与拉丁美洲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拉丁美洲在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开始掀起殖民扩张的狂潮,通过公开洗劫国库珍宝,抢劫黄金、白银等种种残暴手段,掠夺了征服地难以计数的财富。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向征服地倾销商品,导致东方各国的手工业被摧毁,农业也遭到严重破坏。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西方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重要的殖民手段,争先恐后地扩大自己的殖民帝国,中国、伊朗、印度等东方国家的主要经济命脉被列强牢牢掌握。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20世纪的历史潮流。这一历史潮流虽然在东方自20世纪初就开始了,但是,只有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形成势不可挡的洪流。这股洪流首先在亚洲出现高潮,接着转向非洲和拉丁美洲,一浪高过一浪,殖民主义体系的堤坝一块块塌落,新兴民族国家纷纷建立。这保障了一些新兴民族国家的经济发展,其经济增速远超同时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主要手段,以及给"征服地”带来的深重灾难。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股“洪流”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中的主要表现(各举一例),并概述其历史影响。
2024-02-2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殖民在给资本主义发展注入了动力的同时,严重冲击了被殖民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从政治上,殖民地国家全部或部分失去了主权,忍受着外来的统治;在经济上,殖民地在失去了大量的黄金、白银和资源的同时,还被强迫实行单一经济制度,走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

——摘编自赵立行《世界文明史稿》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地地区出现了革命的浪潮。虽然这些革命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14年以前的那些年里,但正是战争本身直接促进了革命。最终结果各不相同……而埃及人、伊拉克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只获得了宪法上的适度让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由解构走向重构的转折点……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二战后蓬勃兴起,持续推进的民族独立浪潮与遍及全球的现代化浪潮相呼应,改画了世界政治地图,构建了全球现代文明。

——摘编自余伟民等《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殖民统治给殖民地在政治、经济上带来的严重后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殖民地地区出现了革命浪潮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列举埃及、墨西哥“获得了宪法上的适度让步”的代表性事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亚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采取的最主要的斗争方式是什么?对世界政治有何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古巴蔗糖业的历史是一部世界市场发展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巴蔗糖业的发展历史(部分)

时间事件
1492哥伦布航海发现古巴岛。次年,将甘蔗带到美洲种植。
1510西班牙征服古巴,贩卖黑奴为甘蔗种植园提供劳动力。古巴蔗糖出现在欧洲市场,蔗糖业在古巴发展起来。
1797蔗糖业引进了第一台蒸汽机。
1820蔗糖业成为古巴的主要经济部门。
1837第一条由英美投资建造的铁路建成,铁路将蔗糖业生产中心与附近港口连接起来。
1860糖产量突破5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3,被称为“世界糖碗”。
19021913原糖出口中不少于95%销往美国市场。
19041925美国资本的注入使糖产量从100万吨增加到500万吨,占世界年产量的1/5
1939全国有174家糖厂,其中66家属美国人所有,其产量占古巴糖总产量的55.07%;56家属于古巴人,其产量占总产量的22.42%。
1948糖产量为580万吨,占古巴出口总值的90%。糖的繁荣给古巴带来了可观的财富,但西班牙人、土生白人垄断古巴的蔗糖业,糖业工人的工资低下。
1959到古巴革命之前,美国资本掌握了古巴40%的蔗糖产业,美国银行的支行握有全部古巴银行存款的25%。

——摘编自陈路星《浅述18—20世纪古巴糖业的发展与萧条》等

材料二   蔗糖经济的迅猛发展并没有使古巴成为现代化国家,而是将古巴变成“假发展”国家。通过被动参与世界经济体的运转,古巴收获最多的是风险和痛苦而不是独立、自由和繁荣。

——摘编自林震《1959年革命前古巴蔗糖业的发展及其影响》

(1)结合古巴蔗糖业历史,说明古巴蔗糖业的历史是一部“世界市场发展史”。
(2)作为历史观察者,你是否同意材料二的观点,请结合材料一说明理由。
2024-01-3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西印度群岛(位于北美洲的岛群),板球既是英国人的运动,又根植于“豁达、友爱、兴不羁、嬉戏、夸张、娱乐”的街头文化,它既是投奔英式文化的标记,又是展示民族特色的武器。国家独立与任命黑人为队长的诉求,都有可能引发暴乱,但这些又都以与英联邦紧密合作为前提,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板球生动地描绘了后殖民时期的民族团结和爱国意识的深化,但由于仍保持着前殖民地和“母国”在运动上的密切联系,它对英国造成的影响又被削弱了。这就是在殖民地独立问题上体育运动的悖论。

——摘编自秦博、程展、徐浩铭《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体育视闻下的英帝国19世纪的殖民扩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西印度群岛推广板球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殖民地独立问题上体育运动的悖论”具体体现。
2023-05-01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实验中学、河源高级中学、中山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6年,比利时的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在给英国大使的信中解释道:“我不想错失这个能使我们获得一块非洲蛋糕的机会。”利奥波德所说的蛋糕被证明是庞大的,这是非洲中部巨大的地区,经过十年的争斗和争吵后,1884年,欧洲势力的代表们在柏林相见,同意利奥波德的要求,同时通过柏林会议来控制非洲的划分。根据在柏林制定的条件,任何国家在非洲宣称的管辖范围内必须建立“有效占领”,并计划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

——摘编自[美]布赖恩·莱瓦克等《西方世界:碰撞与转型》

材料二   19101917年墨西哥革命的主要成果是191725日通过的宪法。从191010月以来几乎没有中断的战争所争取的目标与理想,都体现在这部宪法中。墨西哥和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不同,它在19101917年间经历了这场资产阶级革命。这场革命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在时间上正好把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史上的“亚洲觉醒”(19051913年),到俄国十月革命后风暴时期(19171923年)之间的空白填补起来。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利奥波德实现“切蛋糕”愿望的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途径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7年墨西哥宪法的性质并简述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列强侵略扩张对第三世界的双重影响。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早期,以英国为首的欧洲资本主义强国凭借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从精神和意识形态方面向殖民地传播自己的文化,形式多为宗教传播以及开办教会学校实行思想教育,最终达到普及本国文化知识,实现殖民同化的目的。这一时期的欧洲文化殖民主要集中在非洲地区,非洲地区贫困落后,宗教信仰尚未统一,多种宗教并存,其中伊斯兰教信仰者占据很大数量,但宗教矛盾仍然较为突出,欧洲资本主义强国借用这一时机大肆宣传基督教文化,来实行同化政策。

——摘编自《浅析近现代文化殖民主义对于非洲和美洲主流宗教文化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泛非主义”出现于20世纪初。二战后。泛非主义以团结非洲人反抗殖民统治为主旨,得到了全世界非洲人的认同。泛非主义对于黑人民众而言无异于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泛非主义意识形态的引导下,非洲的反殖民主义斗争常常提倡非暴力形式,并获得了较大成功。泛非主义引导全世界黑人达成反对种族压迫与推翻殖民主义的共识,这种共识也体现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非洲国家掌握自己的权力,影响乃至改变西方国家主导的秩序。

——摘编自郑祥福、舒文豪《反殖民语境下非洲三大政治思潮的更迭与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早期欧洲文化殖民的实质,并分析近代早期欧洲文化殖民集中在非洲地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泛非主义思潮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的世界霸权是在与新航路开辟后先后兴起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等国的激烈竞争中,依靠其国内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优势而逐渐确立起来的。17561763年的英法七年战争以英国胜利而告终,英国“在欧洲之外成为海上和陆上的主人”。1815年拿破仑战争后,英国的海上优势地位进一步确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已遍布各大洲。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掠夺原料、开拓市场,英国进一步加强对外扩张。到20世纪初,英国的殖民势力达到顶峰,领土遍及全球六大洲及24个时区,面积达2000多万平方千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历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编《历史读本·世界史》等

材料二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不断掀起高潮。到90年代初“冷战”结束时,几乎所有的亚非拉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几个世纪所形成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一些国家在独立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两大潮流的进一步汇流。

1945年联合国诞生时,成员国总数是51个,大多数是欧美国家,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起着主导作用。到2011年,联合国成员已经增加到193个,其中绝大多数是战后独立的国家,以这些国家为主体形成的第三世界成为国际政治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是,西方国家在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秩序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殖民主义遗留的影响仍然存在,新兴国家的社会和经济转型发展面临诸多难题。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殖民帝国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围绕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与瓦解,谈谈你的认识。
2022-08-28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分班考试(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列强瓜分非洲的第一个阶段持续时间很短,以1881年法国占领突尼斯开始,以次年英国占领埃及结束。第二个阶段是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从1882年到1898年。在这个时期,欧洲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非洲大陆。首先,他们关注的是刚果和中非其他地区(18821885年),接着又关注东非。1885-1890年间东非始终排在欧洲人的议事日程上。后来,欧洲人义把注意力转向西非,18901898年西非被瓜分完毕。最后一个阶段(1898-1902年)有两个战略问题待解决:为了控制尼罗河进行的战斗,这次战斗是1898年的法绍达危机的关键时刻;布尔人(荷兰移民的后代)和英国在南非发生了战斗,这最终引发了18991902年的英国与布尔人的战争(第二次布尔战争)。

——摘编自【荷】H.L.韦歴林《欧洲殖民帝国:1815-1919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列强瓜分非洲呈现出的特点。

材料二20世纪下半期,非洲大多数国家赢得民族独立后,殖民主义的影响暴露无遗。在殖民地时期非洲国家的边界均是欧洲殖民者人为划定的,即先进行所谓“地图上作业”,再去占领。这使民族传统的聚居区遭到割裂,导致了非洲国家彼此间的边界纠纷和冲突不断。非洲国家独立后沿袭继承的是殖民地时期的行政管理组织和立法制度,内部缺乏凝聚力,造成许多国家动乱不已。殖民地时期形成的畸形经济成为独立后非洲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一大障碍。殖民地时期,非洲的经济以出口西方列强需要的两种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作物为主,其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被扼杀,更没有现代工业。都是非洲国家独立后面临的重大难题。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非洲国家独立后面临的重大难题”提出理化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