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从1763 至1914 年的一个半世纪,是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霸权的时期。1763 年时,欧洲诸强国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到1914 时,已并吞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它们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它们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材料三   “拉丁独立起风云,南美救星立首勋。外寇驱除得解放,战功显赫后人尊。”

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 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

----列宁《亚洲的觉醒》

有人这样描写他:“他有……革命家雄浑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西班牙等国殖民活动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瓜分非洲过程中被称为“地图上作业”的会议名称,分析欧洲殖民扩张不可阻挡的原因。
(3)材料三中揭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南美救星指谁?请例举亚洲觉醒的典型事例。 “圣雄”指的是谁?“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指的是他领导了什么运动?
2023-10-1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大航海与海洋格局】

材料一   直到15世纪之后人类世界才真正开始尝试相互碰撞、物资交换,开始了相互支配和冲突以及文化的交流。大洋航海之路一旦被打开,世界各大陆迅速实现了相互连结。海洋不再是交流的障碍,开始扮演超高速公路的角色。各文明圈和生态界的各要素向全世界扩散,我们生活的近代世界也随之经历了激变。……最初世界海路的开拓毫无疑问是欧洲航海人的功绩。

——(韩)朱京哲《深蓝帝国:海洋争霸时代1400-1900》

材料二   就海上格局而言,人类历史大致经历了16世纪前的区域格局阶段、15002000年的单极主导阶段,以及正在进入的一个多极格局阶段。

——摘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16世纪以来的海上格局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最初世界海路的开拓毫无疑问是欧洲航海人的功绩”的原因,并概括“大洋航海之路”打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对材料二曲线图所示的海洋格局予以说明。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亚洲一半以上的土地沦为殖民地,其余部分除日本之外成为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拉丁美洲除原有的殖民地外,其他宣布过独立的国家,实际上也成为依附于英、美等国的半殖民地。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摘编自袁辉《世界殖民体系的发展过程》

材料二   20世纪的钟声响过之后,亚洲从睡梦中醒来,成为20世纪世界革命的领头羊,跑到了世界革命的最前列。它是有史以来落后国家对发达国家优势的最有力的挑战,斯塔夫里阿诺斯甚至称其为“民族主义运动的起源”。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亚洲从睡梦中醒来”的表现及意义。
4 . 有拉美学者指出,拉美国家曾经的殖民宗主国的富裕,并非因为其制度和道路有何内在优越性,而是凭借强大的暴力,汲取了额外的财富,从而改变了自身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这一观点意在(       
A.揭示殖民侵略的本质B.解释拉美落后的原因
C.表达民族独立的追求D.抨击欧洲制度先进论
2023-04-03更新 | 29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3届高三3月测评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列强不同时期在非洲殖民活动的主要方式

时期主要方式
15世纪至19世纪中叶以前开始侵入非洲,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进行连续几个世纪的奴隶贸易
19世纪中叶以后至20世纪初逐渐放弃奴隶贸易,转而全面的殖民入侵非洲,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据《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理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瓜分非洲图》

——据《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理


列强在非殖民地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比例

——据刘猛《列强对非洲的瓜分》

材料三   二战中殖民地人民与宗主国为战胜法西斯而并肩作战,大大提高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例如巴黎解放时进入巴黎的40万盟军中就有近30万非洲人。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民族主义不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殖民地人民高举起民族民主的旗帜向宗主国宣战。二战前非洲只有3个独立国家,二战后随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20世纪50年代非洲有6个国家独立,60年代末非洲被立国家已达到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二战后一大批独立民族国家构成了当代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非洲统一组织的建立等。

       ——摘编自《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列强在非洲殖民活动主要方式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瓜分非洲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推动非洲国家独立的主要因素。
2023-02-16更新 | 47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国崛起》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本片所说的“世界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之后的五百年来,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以下是剧集目录。



结合所学知识,就其中一个国家的崛起与发展,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特征的主题,并运用世界史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9-2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桂黔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大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2年英国武装占领了埃及,此后几十年时间里,埃及一直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存在。18831907年担任英国驻埃及总领事的克罗默设计了对埃及的殖民统治制度。为了满足英国兰开夏纺织厂的大量需求,他提出“农业经济专业化”,确定了英国对埃及的政策是“首先要求埃及向英国出口棉花,然后再进口纺织品”,极大地增加了棉花种植面积在埃及耕地面积中的比重,棉花种植挤掉了粮食作物。结果,有“粮仓”之称的埃及竟然要从拉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进口粮食,使得埃及农民在棉花出口和粮食进口方面都要受到英国商人的盘剥。

——摘编自昝涛《历史视野下的埃及革命》

材料二   二战后,尽管非洲经济发展持续取得进步,但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与世界发展步伐的距离正在拉大。究其原因,除西方国家的长期殖民统治使其形成了畸形单一的经济结构外。非洲国家从殖民地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过渡中,盲目模仿外来经济发展模式,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二战后,非洲国家政局虽总体趋稳,但在独立后的相当长时间一些国家政局动荡不安。此外人口快速增长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并且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非洲国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探讨和改革。成立了非洲联盟,制定和执行《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在新发展战略的指引下,非洲经济形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经济增长率得到提升。

——摘编自舒运国《试析独立后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对埃及殖民统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非洲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2023-07-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文明互动,形成了不同特色,交相辉映的世界文明图景。

材料一(拿破仑之以法国革命精神宣传于欧洲各国的真正目的,是很难说的,但我们若知道他对于这个精神所索的代价,便觉得有点不能恭维他了。原来他表面虽打着宣传自由平等的旗帜,而其中怀着搜钱刮财及招募军队的目的,俾他的黩武事业,可以靠着各国人民的血汗而成功,这个代价是何等重大呵!)(请问:这前面这句话有吗?)因此法国革命的精神虽曾跟着拿破仑的马蹄走遍了欧洲的大半,但这只可以说是他的穷兵黩武的旁产品,不是他至诚的目的。

——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当时的都城是长安,位于西部今陕西省,其名称意为“长久的和平”;波斯人、阿拉伯人和中亚人都来到这座位于丝绸之路终点的城市,使其成为全世界文化最多样的国际大都会。城内有景教教堂、索罗亚斯德教寺庙、穆斯林清真寺。从留存至今的物件来看,可能是当时最富丽堂皇、蓍华绝代的名都。很多古物,例如伊朗银器的仿制品,所反映的审美倾向属于中国人而非其所有者。

——(英)J.M.罗伯茨,O.A.维斯塔德著,企鹅全球史

通过丝绸之路,有许多产品来到了长安,但是它们体现的其实都是中国的审美而不是他们自身。

——罗伯茨《企鹅全球史》

材料三西方的光束投入到了印第安人的棱镜里散成了其基础色,又与印第安人自己的光束结合,经过时间的推移,其文化不属于西方也不属于印第安人,而是印第安美洲文化。

西方文明的光来到美洲,经过美洲棱镜的反射,形成了新的文化光谱

印第安美洲文明   不属于印第安人,也不属于西方/西方殖民者入侵美洲形成一个既不是西方文化也不是美洲文化的新文化

材料四新加坡是移民社会,其多元民族,多元语言和多元宗教信仰共存,陈旧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相互碰撞,国际化

1.对于法国革命精神是“穷兵黩武的旁产品,不是他至诚的目的”,理解正确的是?(双选)(     
A.精神传播是手段,穷兵黩武是目的
B.穷兵黩武是手段,精神传播是目的
C.精神传播是主观意图,穷兵黩武是客观结果
D.穷兵黩武是主观意图,精神传播是客观结果
2.你如何理解很多古物的仿制品“反映的审美倾向属于中国人而非其所有者”?说明其原因。
3.谈谈形成材料三和材料四中两种不同文化特征的原因?
4.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如何看待文明互动与文化塑型?
2023-08-02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2024届高三7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等级考)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各个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则是复杂而矛盾的,除了物资交流外,带给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占领,可说是一部大侵略史。

——摘编自《新航路开辟》

材料二 工业革命结束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了,对亚、非、拉地区侵略手段和性质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国家与亚、非、拉等殖民地,落后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当时欧美已经走上了先进的资本主义道路,而亚、非、拉和其他一些地区还保留着落后的前资本主义制度,因而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制度地区与前资本主义制度地区的矛盾中,前者必然要为后者带来沉重的灾难。

——摘编自《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三 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扩张领土的同时,凭经济实力,加紧掠夺和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列强利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财富。通过掠夺性国际贸易,殖民地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输出、掠夺性贸易、海陆交通及通讯工业发展,瓦解了落后国家的自然经济,把其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建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一起,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列强对世界的瓜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快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资本主义制度地区必然为前资本主义制度地区带来沉重灾难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条件。
2023-07-10更新 | 12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直到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时,非洲还只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几个不重要的地区为人们所知晓。究其原因可能是非洲(       
A.野蛮落后等社会原因的影响B.国家意识形成反抗激烈
C.海岸线平直等地理因素阻碍D.资源匮乏难以定居生活
2023-07-1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