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国崛起》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本片所说的“世界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之后的五百年来,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以下是剧集目录。



结合所学知识,就其中一个国家的崛起与发展,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特征的主题,并运用世界史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9-2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桂黔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面是史料记载的关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实行的制度。这些制度可用于说明(     
制度名称具体内容
嘱托监护制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对印第安人实行的,虽然法律对受嘱托者为自己征税的数额有限,但实际征收的数目无法计算。
马特奎尔制殖民当局每年抽调确定数量的成年男子到殖民者的庄园、矿产、码头等处服劳役。按规定、服劳役的人数和日数是有限额的,但实际上,大大超过法定限额。
A.列强侵略具有双重作用B.西欧在拉美建立独裁统治
C.印第安文化渐趋于毁灭D.拉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十五至十八世纪,欧洲列强对非洲以暴力掠夺为主要特征。十五、十六世纪,以掠夺黄金为主,十七、十八世纪,以贩卖奴隶为主。长达四百多年的奴隶贸易,使非洲损失了约一亿人口,相当于1800年非洲大陆人口的总和。从十九世纪初到1876年,对非洲主要是领土占有和殖民,把非洲变为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从1876年至二十世纪初,十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

——据严鋕钰《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和瓜分非洲的三个阶段》

材料二   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发达国家从各自利益和长远需求出发,普遍重视非洲的发展,既发展经贸合作,也直接开展援助。欧美国家对非关注重点逐渐从政经建设、军事控制转至安全稳定、移民管控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非洲投资的规模日益扩大,领域逐渐丰富、地域不断扩展,并形成了协调性好、持续性强的对非洲投资机制。自20世纪90年代中叶起,非洲经济保持了近20年的快速增长,年均增速约为5%。

——据王涛、鲍家政《美国对非洲投资的历史透视与现状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列强对非洲殖民方式变化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美西方国家重视非洲发展的认识。
4 . 近代以来,国际格局风云变幻。

材料一   1763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是一个漫长过程的顶峰,这一漫长过程从500年前葡萄牙船长开始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就开始了。随着权力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摘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叙述》

材料三   


根据联合国的估计,全世界用于研究与发展的人力物力资源中,军事方面的研究与发展占2025%,每年约700900亿美元,其中美苏两国共占85%。全世界从事军事研究与发展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约50万,大多数集中在美苏两国。

——俞行《战后美苏军备竞赛的不断升级及其原因和影响》

材料四   


   
(1)依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国际格局的特点,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角度加以说明。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秩序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战后美苏竞争的特点,并进行简要评价。
(4)指出以上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一幅图片,为所选图片写一份简短的解说词。
2023-07-2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5 . 15-17世纪,西方列强主要在亚洲交通要道建立殖民据点、控制航线,而18世纪后他们将殖民据点扩大为殖民地,这种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
C.殖民掠夺的贪婪性D.列强经济发展不平衡
2023-07-16更新 | 183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从1763 至1914 年的一个半世纪,是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霸权的时期。1763 年时,欧洲诸强国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到1914 时,已并吞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它们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它们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材料三   “拉丁独立起风云,南美救星立首勋。外寇驱除得解放,战功显赫后人尊。”

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 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

----列宁《亚洲的觉醒》

有人这样描写他:“他有……革命家雄浑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西班牙等国殖民活动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瓜分非洲过程中被称为“地图上作业”的会议名称,分析欧洲殖民扩张不可阻挡的原因。
(3)材料三中揭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南美救星指谁?请例举亚洲觉醒的典型事例。 “圣雄”指的是谁?“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指的是他领导了什么运动?
2023-10-1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大航海与海洋格局】

材料一   直到15世纪之后人类世界才真正开始尝试相互碰撞、物资交换,开始了相互支配和冲突以及文化的交流。大洋航海之路一旦被打开,世界各大陆迅速实现了相互连结。海洋不再是交流的障碍,开始扮演超高速公路的角色。各文明圈和生态界的各要素向全世界扩散,我们生活的近代世界也随之经历了激变。……最初世界海路的开拓毫无疑问是欧洲航海人的功绩。

——(韩)朱京哲《深蓝帝国:海洋争霸时代1400-1900》

材料二   就海上格局而言,人类历史大致经历了16世纪前的区域格局阶段、15002000年的单极主导阶段,以及正在进入的一个多极格局阶段。

——摘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16世纪以来的海上格局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最初世界海路的开拓毫无疑问是欧洲航海人的功绩”的原因,并概括“大洋航海之路”打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对材料二曲线图所示的海洋格局予以说明。

8 . 材料一、第二次技术革命和工业化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经济扩张,资本输出以及从经济上和领土上瓜分世界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殖民地的总面积达到7490万平方公里,即占到世界领土的50.3%。与此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变成帝国主义列强的半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世界领土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形成了帝国主义的世界殖民体系。

——摘编自郭吴新《20世纪初期的世界经济格局》

材料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极大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二战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以民主民族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美地区。二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800万平方千米。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550万平方千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帝国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国际意义。
2023-07-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英国经济政策变革。

“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互交替,构成经济政策变化的“钟摆运动”,反映出国家与市场的变化关系,体现权力与资本的关系。

材料一   1618世纪,英国重商主义走向全盛。谷物法是典型的重商主义政策,其主旨是限制甚至禁止谷物进口,抬高粮价,有利于土地利益集团而不利于工厂主、工人和百姓,经常导致食品暴动,成为社会动荡之源和执政难题。工业资产阶级掀起反谷物法运动。

——吴必康:《稳定与变革: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材料二   英国的贸易发达程度、其制造业的多样化以及其独创性均超过了其他国家,英国的伟大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与外国人自由贸易只是我们祖先曾要求的自由买卖……我们现在必须把这些不朽的原则(自由贸易)应用于谷物法……谷物法不仅限制了对外贸易,还破坏了(并正在破坏着)对外贸易的很大一部分……它是对自由——这是每个人的天赋权利——的直接侵犯。

——罗伯特·皮尔在下议院就谷物法而做的演讲(1843年)

材料三   看看你们的周围……各位的衣服的布料是德国织的……甚至各位喜欢看的报纸的纸张也是同一个地方产的。”即使烧掉德国制造的包装纸,手拿的拨火棍也是“德国制造”。

——位英国记者发表的《德国制造》文章(1896年)

材料四   1929年美国股市爆跌,导致西方经济大危机,资本主义体系全面混乱。经济灾难和失业贫困笼罩英国,经济自由主义束手无策。1932年麦克唐纳政府宣布放弃自由贸易,实行进口税,建立帝国特惠制,保护市场。工党政府迅速推出以大规模国家干预为重要手段,以充分就业、福利国家、混合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政策。

——吴必康:《稳定与变革: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若要按照表格梳理英国历史上曾出现的经济政策,将正确答案填入表格相应位置(填写字母)   
阶段历史时期经济政策
工场手工业时期重商主义
工业革命时期
20世纪上半叶
A.国家干预经济   B.自由主义
(2)结合材料及所学,概括英国人对自由贸易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19世纪,有英国经济学家曾认为:自由主义不仅包括贸易自由,还有政治自由等。
(3)结合所学,以史实来说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自由主义思潮对世界历史产生的深刻影响;并概括该“自由主义”的实质。
2023-06-27更新 | 63次组卷 | 5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757年,克莱武指挥英国殖民军队侵占了孟加拉,他自己从当地土王的金库中抢夺了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事后他曾说:“我出入于只为我敞开的金库……此刻,我对自己那时的节制大为惊奇。”这一做法(  )
A.是印度长期落后的原因之一B.体现了英国殖民者的忏悔
C.使列强掀起瓜分印度的狂潮D.激发了印度人的爱国意识
2023-07-1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