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3 道试题
1 . 1793年,美国总统华盛顿提出“孤立主义”政策,即严禁美国以任何形式参与、帮助或支持欧洲活动。1823年,门罗总统发表《门罗宣言》,宣称:“今后欧洲任何大国不得把美洲大陆业已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这一转变旨在(     
A.改变传统国家外交政策B.树立自身良好执政形象
C.扩大美国在美洲的利益D.否定现行国家政治体制
2023-10-12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818年,美国抗议英国企图在拉普拉塔河两岸攫取一个新的基地或建立殖民地;1821年,美国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大使抱怨最有价值的出口完全掌握在英国人手里。1822年,英国要求哥伦比亚不要将贸易特惠权给美国;在智利,英国利用海军力量抵制美国在南美西海岸的渗透。上述史实反映了(     
A.英国试图保持大陆均势政策B.英美两国实力此消彼长
C.英美在拉美推行新殖民主义D.美国有意调整美洲政策
3 . 1822年9月.作为葡萄牙国王若昂六世的王储佩德罗(时为巴西王国摄政王)宣布同葡萄牙断绝关系,不久他自立为皇帝,称佩德罗一世.由此实现了葡、巴各立门户,但它们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仍然十分密切。佩德罗导演的“独立剧”,意在(       
A.着眼于巴西的新发展B.打击西方帝国主义势力
C.推动民主政治的建设D.探索巴西式现代化道路
4 . 20世纪20年代墨西哥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产油国,然而其自用的石油却要向外国公司以高于国际市场价两倍的价格购买。墨西哥出现这种怪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解放运动造成政局动荡B.经济发展以出口资源为主
C.大危机影响了国际石油价格D.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渗透
2023-09-2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桂黔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大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拉美不同种族和文化的长期融合,到17世纪,拉美出现了“美洲人”这个新观念,并逐渐凝聚成为一种新的“美洲精神”。同时,欧洲启蒙思想和学说的传播也对拉美殖民地民族意识的形成以及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起到了促进作用。到19世纪初,拉美大部分地区结束了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的民族国家。

——摘编自马克壶《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一战期间和战后,拉美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了。一方面是因为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无暇他顾,加之军事订货的增加,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比如,巴西在大战期间创立的新企业有5900多家,1928年的工业生产总值相当于1914年的3倍。

——摘编自王助民、李良玉、陈恩虎《近现代西方殖民主义史(1415—1990)》

材料三   1927年5月12日,桑地诺发表宣言“我们甘愿做一个爱国者在战斗中死去,也不能像奴隶那样活着”,并提出用革命武装把美国侵略者驱逐出尼加拉瓜的明确任务。经过6年战斗,美军被迫于1933年撤离。1934年2月21日,尼加拉瓜国民警卫队司令索摩查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指使下暗杀了桑地诺。1937年1月,索摩查任尼加拉瓜总统,从此建立了长达40余年的亲美家族的“考迪罗”式的独裁统治,1956年索摩查被爱国者杀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初拉美能够产生一系列新的民族国家的原因,并结合材料二概括拉美国家一战后的显著变化。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桑地诺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影响。
2023-09-27更新 | 144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咸丰春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玛雅人分布较广,他们培植了玉米、蕃茄、辣椒等重要农作物。14世纪初兴起的阿兹特克人不断向外扩张,征服周围许多部落,形成一大帝国。阿兹特克人的农业、狩猎、捕鱼比较发达。印加人是南美洲印第安人的一支,住在安第斯山中部。印加社会等级森严,农业、手工业发达。印第安人在其有限的活动范围内,难以逾越自然界的重重障碍而将其文明的星星点火带到更远的地区。

——摘编自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材料二   16世纪西班牙人在墨西哥的部分主要活动

时间主要活动
1519西班牙人科尔斯特率军向墨西哥中部高原进军。阿兹特克国王被迫准许其进入特诺奇蒂特兰城,自己也受到科尔斯特的扶持与控制。
15214科尔斯特以大屠杀的方式彻底摧毁特诺奇蒂特兰城。
16世纪70年代起阿卡普尔科(墨西哥港口城市)的大帆船不仅驶往墨西哥各地,还进一步向南到达利马,运送大量中国商品。
1593西班牙国王颁布敕令,规定从马尼拉进口的商品只能在墨西哥销售或转运至宗主国;墨西哥每年从菲律宾进口的商品价值不得超过25万比索,每年只允许两艘商船前往马尼拉,每艘载重不得超过300吨。

——据李兴华等《16—17世纪初期中拉海上丝绸之路与跨区域性贸易网络的形成》整理

材料三   1810年,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爆发了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到1826年西属拉丁美洲彻底摆脱殖民统治。不过,这次牺牲了一百多万人生命的战争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拉丁美洲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独立后,各国频频更改宪法,政府的兴起和倒台更是屡屡发生。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班牙人的活动对阿兹特克文明的影响。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有利条件。指出20世纪初墨西哥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的史实。
2023-09-21更新 | 14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玻利瓦尔在1819年委内瑞拉国会上的发言中说:“我们要牢记我们的人民既不是欧洲人,也不是北美人,不是出自欧洲,而是更接近非洲和美洲的混合……无法肯定我们到底属于人类哪一个家庭。……委内瑞拉一直是、仍然是、也必须永远是共和国。……可以这么说,为了将各个阶层、各种政治观点和各种公共习俗重塑为一个整体,我们需要平等。”他力图(     
A.实现美洲各国的独立B.实现美洲国家的联合
C.传播欧洲的启蒙思想D.强调拉美的民族认同
2023-09-12更新 | 243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素质考试历史试题
8 . 19世纪70年代以后,拉丁美洲国家大多都依靠出口粮食、牛羊肉、矿物等,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阿根廷成为重要的粮食出口国、墨西哥的采矿业发展迅速、智利的硝石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4等。这一现象(     
A.有利于新的社会阶层逐渐成长B.表明拉丁美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C.得益于独立的经济体系的建立D.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9 . 19世纪后期,拉美国家的铁路建设进入高潮,但许多拉美国家的铁路网呈扇形通往面向欧洲的港口,而本国各地之间的交通却非常落后。这体现了当时拉美(       
A.早期工业化的进展B.沦为欧洲的殖民地
C.依附世界经济体系D.各国的发展不平衡
2023-09-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种植园奴隶制经济盛行于葡属巴西、西印度群岛和西属南美殖民地大西洋沿岸等热带及亚热带作物区。最初在种植园从事劳动的主要是印第安人,后来大批印第安人因劳累过度而死亡。为了补充劳动力,殖民者又从非洲贩运大量黑人充当奴隶。在巴西,黑人奴隶约占全国350万人口的一半以上。19世纪初,西属拉美殖民地纷纷独立,并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巴西的大种植园主、大商人和上层保守分子为了预防革命的爆发,在1822年拥戴葡萄牙王子彼得罗为帝,宣布脱离葡萄牙独立。奴隶制种植园主是君主政治的社会支柱,而君主政体则维护奴隶制种植园主的利益。

材料二   残酷的种植园奴隶制造成奴隶大批死亡,从非洲进口的奴隶人数也不断下降。同时,在巴西种植园中出现了“合同制”,吸引了大批欧洲侨民迁居巴西。随着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和种植园奴隶劳动制的冲突日益尖锐,要求废除奴隶制和推翻君主制的运动日益高涨。1883年,国内各种废奴协会的代表成立了废奴主义同盟,领导全国的废奴运动。1888年,巴西最终废除了奴隶制。次年,成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以上材料摘编自刘祚昌等《世界通史·近代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巴西种植园奴隶制经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西废除奴隶制的原因和影响。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