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的觉醒和非洲的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5 道试题
1 . 在1898-1905年乔治·寇松任印度总督期间,英印政府一方面发展教育,改良农业生产、改革税制、减轻农民负担,大力修筑铁路、发展公共事业等,另一方面又孤立知识分子,不让印度人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政府工作。其意图主要是(     
A.阻止印度无产阶级夺权B.促进教育发展掠夺人才
C.禁止资产阶级参与政治D.遏制印度民族主义发展
2 . 据下表可知,这些斗争产生的影响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简表
地区国家时间斗争名称
亚洲印度1905-1908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1905-1911立宪革命
中国1911辛亥革命
非洲埃及1882反英斗争
苏丹1881-1898马赫迪起义
埃塞俄比亚1894-1896抗意战争
拉丁美洲海地1804独立运动
西属墨西哥1821独立运动
葡属巴西1822独立运动
①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②完成了本国的民主革命任务
③提供了宝贵的革命斗争经验④推动了民族独立的继续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30年1月,甘地向英国政府提出11条要求。主要内容如:降低田赋5%,保护关税限制外国布和服装的进口,给印度船只以沿海航行权,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法和盐税,减少英籍官吏薪金5%等。据此推知,甘地此举意在(     
A.摆脱经济危机对印度的冲击B.团结广大阶层争取民族独立
C.发展印度经济摆脱英国控制D.展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022-11-03更新 | 564次组卷 | 12卷引用:广西柳州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等级考模拟(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世纪末,印度国大党领袖提拉克从印度教的经典中选择了《薄伽梵歌》作为他的理论依据,他宣称《薄伽梵歌》不仅是印度“吠陀宗教树上所结的最甜蜜而不朽的果实”,而且蕴含了“东西方一切形而上学和伦理的原则”。提拉克意在(       

A.唤起民众的民族自信心B.推动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C.反对印度种族歧视政策D.谋求国大党的合法地位
2023-06-21更新 | 474次组卷 | 8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选择考模拟(九)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方列强先后掀起三次殖民高潮。16世纪,英国商业资本家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推动者,他们陆续组织了许多贸易公司,进行海盗掠夺、贩运黑人奴隶和不平等贸易。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殖民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纵深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列强和美国、日本纷纷向海外殖民,第三次殖民高潮通过瓜分全球方式把非洲内陆以及亚洲内陆广大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摘编自张红菊《殖民主义与全球化——殖民主义与全球化进程及其消极影响》等

材料二   1763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是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霸权的时期。1763年时,欧洲诸强国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到1914时,已并吞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它们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它们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斯塔夫里阿诺夫《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的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真的从其酣眠中觉醒,我们即将目睹一场数百万不满者反对寡廉鲜耻的西方剥削的起义。”

——摘编自爱德华·布朗《19051909年波斯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次殖民扩张的不同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殖民扩张不可阻挡的原因及其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6 . 1850年,伊朗出口的棉织品是其原棉的23倍:到1910年,却出口了20倍于棉织品的原棉。当时伊朗街上的孩童们这样唱道:丝累线积难成匹,织布谋生不如死。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伊朗棉纺织业的衰败B.自由贸易规则的推动
C.英国殖民体系的建立D.全球生产格局的变动
2022-09-15更新 | 998次组卷 | 9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对印度的森林进行了无节制、无计划的滥砍滥伐,造成巨大危机。60年代,为了保护和改善印度森林,英国在印度专门设立林业部门,出台相关法案,邀请德国专家管辖,使印度森林管理步入世界先进管辖体系。这反映了(       
A.英印森林保护意识淡薄B.殖民活动破坏生态环境
C.英国推动了印度近代化D.殖民活动具有双重影响
2022-05-04更新 | 473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8 . 19世纪后期,英国开始担心自己是否有能力维持世界霸主和世界帝国的现状。1897年,英国诗人创作了一首《退场赞美诗》,其中蕴含着警告和焦虑的情绪。“远去,我们的军舰消失不见/海角和沙丘上的狼烟低沉/啊,我们昔日的荣耀与尼尼微和推罗一起,付之一炬!”下列各项中,引起诗人焦虑情绪的因素有可能是( )
①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②后起的德国日益强大
③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不断高涨
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列宁说“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的根本前提是(     
A.封建经济进一步崛起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024-04-07更新 | 361次组卷 | 66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05年伊朗(时称“波斯")发生立宪革命,一位目击者于1906年写道: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的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这里的“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是主要由于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B.启蒙运动的兴起
C.巴黎公社革命斗争影响D.民族意识的觉醒
2021-04-12更新 | 1339次组卷 | 29卷引用: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过习题】-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中外历史纲要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