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21年10月,苏俄农民进行了一年的粮食收割,收割完成后,农民可以怎样处理这些粮食(     
A.交完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农民们可以自己安排
B.农民在留够口粮和种子粮后,剩余全部交给国家
C.交完粮食税后,剩余的可以自己留着,但不能拿到市场贸易
D.所有粮食全部交给集体农庄,再根据人口数量进行平均分配
2022-08-1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人民进人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时期,桑迪诺被誉为“人民的良心”;一战后,非洲多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尚处于萌芽时期,但一些民族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已经觉醒。上述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B.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C.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D.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兴起
2022-08-13更新 | 407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30年,斯大林加快了消灭资本主义经济的步伐,提前结束新经济政策,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1936年,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但并不想进一步巩固和完善。1939 年,斯大林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五年计划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B.经济模式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C.改革缺乏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D.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冒进倾向
4 . 20世纪三十年代,德国总理希特勒认为,只有“当一国(种族最优秀的那一国)取得了完全而无可争辩的霸权时”,世界和平才会到来.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宣称,日本要求打破现状,并且“从我们自己的前提出发建立新的国际和平秩序”。这表明
A.两者具有极端民族主义思想B.德日民族复仇情绪十分强烈
C.苏联是他们共同反对的对象D.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已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