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18年春夏之交至1921年春,商业广告在苏俄一度近乎消失。1921年3月开始,《消息报》《真理报》等苏俄党报党刊和一些新出现的私人报刊,开始大量刊登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广告。这一转变反映出(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用巨大B.新经济政策即将开始调整
C.“苏联模式”得到继承发展D.商品经济逐渐恢复与发展
2024-05-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测评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当阿拉伯文化昌盛之时,西欧正处于文化低落的“黑暗时代”,古典文明这时已大半不为人所知,只有教会还保留着一些有关亚里士多德的知识。阿拉伯人将东方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译本,连同自己的文化成果输往欧洲,从而奠定了西欧新文化的基础。与此同时,阿拉伯人还在东西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及其帝国无愧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之美誉。

——摘编自晏绍祥、李隆庆《世界通史(古代中世纪卷)》

材料二   十月革命在人类历史上的意义,从根本上说,是探索了一条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非资本主义道路。列宁提出的先夺取政权,然后在苏维埃先进制度的基础上赶上西欧文明,讲的正是这样一条道路。十月革命的胜利还直接推动了东方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它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建立了一条新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战线,使民族解放运动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

——摘编自黄宗良《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

材料三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大潮,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谋求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宏大战略倡议;同时也是新时期我国践行“奋发有为的大国外交”,打造“紧密朋友圈”和“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构建人类“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引领新时代全球治理、营造新型国际秩序的宏大战略布局。

——摘编自王海运《中国全球战略中的“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促进欧洲文化进步的角度,阐释“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举例阿拉伯帝国与唐代中国之间的人员往来情况。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列宁对“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所进行的重大探索,结合中国20世纪二十年代的相关史实,说明十月革命“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3)“一带一路”是新时代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考量,并写出新时代我国“奋发有为的大国外交”在杭州的生动体现。
3 . 如图是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宣传海报,海报配文“难道这不值得你为之而战吗?现在参军吧”,海报的背景是山峦起伏、宁静的苏格兰乡村景象。该海报意在(     
A.表达英国必胜的坚定信念B.宣传殖民地对英国的重要性
C.展示英军良好的军事装备D.凸显英国参加战争的正义性
2023-07-1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24~1925年,苏联报纸经常刊登工厂投产、新建工厂计划、新增工厂项目、改建扩建工厂的报道,以及第一批自产汽车、拖拉机、飞机下线的消息,人们的劳动热情大受鼓舞。这说明当时的苏联(     
A.未受到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B.具有同资本主义国家竞争的实力
C.新经济政策适应国家发展实情D.实施农业集体化的条件已经成熟
2023-07-1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1年,德国和日本分别向苏联与美国发起进攻,把二战推向顶峰。随后,美、英、苏中等国家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据此可知,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
A.旨在应对世界性经济危机B.得益于意识形态一致性
C.致力于应对法西斯的侵略D.消除了国际社会的分歧
6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各国工人纷纷支持本国政府参加大战,甚至加班加点生产军需品,可是到了1917年,大规模的工人罢工运动却在欧洲爆发了,工人纷纷反对战争。这表明
A.大战使欧洲各国生产力下降B.大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C.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加剧
7 . “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提出来还不到两百年,但从其实质含义来界定社会主义可以向上追溯五百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乌托邦意为"空想的国家")。

1824年空想社会主义著名代表人物欧文开始新和谐移民区实验。

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运动。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1871年巴黎公社。

1880年恩格斯发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世纪最后3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世界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原则。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6年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就“社会主义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在以卡德纳斯为首的国民党重组为墨西哥革命党后,党中央设立工人、农民、军人和民众等四个部,并将工会、农会等团体吸收到党内。可见,重组后的政党具有明显的
A.反帝性B.群众性C.军事性D.保守性
2021-05-06更新 | 265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