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6 道试题
1 . 某同学在自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单元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如图是其中一张,请帮他找一找有几处错误(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争取以武装起义方式夺取政权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1处B.2处C.3处D.4处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28年,斯大林提出:“我们推翻了资本主义,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正在加速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并使农民经济和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结合起来。但是,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这些老根藏在什么地方呢?它们藏在商品生产里,藏在城市小生产特别是农村小生产里。”据此可知,斯大林要求(       
A.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B.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的改造
C.集中力量恢复市场作用D.发展工业促进农业的现代化
2024-04-17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列宁在1918年指出:“我们俄国无产阶级比西欧最落后的国家都还要落后。正因为这种特殊情形,遂使现时工人们应当向那些决心为苏维埃政权服务,相当认真帮助组织大规模国家生产之最有文化、最有天才和最有组织能力的资本家提出必要的特殊的‘赎买’”。这一论述(     
A.指导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蕴含着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
C.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推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2024-04-10更新 | 310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模拟(三)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图是苏联给共产国际拨款(单位:万美元)的发展曲线图。据此分析,这些拨款(       
A.源于苏联经济建设的突出成就B.保证了共产主义运动持续高涨
C.受苏联国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D.推动苏联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
2024-04-08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五)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17年9月,列宁认为俄国的资本主义成了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入口”。到1921年,他又说:“看一下俄罗斯联邦的地图吧……乡村同铁路,即同那连接文明、连接资本主义、连接大工业、连接大城市的物质脉络往往相隔几十俄里,而只有羊肠小道可通,确切些说,是无路可通。”这说明列宁(       
A.强调发动苏维埃革命的必要性B.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路径
C.主张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D.洞悉俄国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
2024-04-08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6 . 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领导人认为,俄国无产阶级尚无能力管理国家,便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达成协议,将政权交给临时政府,自己则处于次要地位。这表明(     
A.俄国无产阶级已达成革命目标B.社会主义革命阶级基础完全形成
C.工人们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苏维埃领导人错误判断革命形势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俄国是一个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相当的比重,俄国共产党人必须面临这些特殊的条件和环境去探索一条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战争结束后,农民的不满几乎要发生暴动,列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只有在无产阶级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充分利用资本主义所达到的技术和文化成就,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创造物质条件。当时的苏联将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具体化为租赁制和租让制两种形式。租让制就是将一些大型企业、矿藏、森林按照一定的条件租让给外国资本家去经营,租让期一般在20年以上。

——摘编自王晓荣《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建立这种中国式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因为中国是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因此,中国必须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为中介,才能完成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毛泽东等领导同志早在革命胜利之前就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构想。1939年底、1940年初,毛泽东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在中国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并对它作了系统的说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经济是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份,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王丽荣《试析中俄两国的“新经济政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俄经济政策和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理论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对新经济政策理论进行阐释。

8 . 针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布尔什维克党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道路。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来自于下层民众和被压迫民族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反应。这说明,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       

A.开辟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新纪元B.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社会的追求
C.是民族民主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路径
2024-03-2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机器体系生产的条件下,如何处理人与机、机与机之间的协调运转,如何进行协作劳动之间的组织和配合等,仅凭业主个人的聪明才智、经验难以解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了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梅奥的行为科学,使企业管理用科学管理代替了经验管理。企业里逐步形成和建立了一整套生产、技术、设备、成本、资金、采购、销售、人事等的作业管理制度和方法。同时,设立专门的生产计划及调度、财务会计、劳动人事等职能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明确规定他们的职责、权利,形成严谨的管理控制体系。

——摘编自邓志阳《综观经营管理》

材料二

一、开发联邦之自然生产的特许权。

二、苏维埃市场上迫切需要之制造品的工业特许权,在同一业主下,并准许其得建筑与装置最科学的与最专门的各种工业工厂。

三、贸易特许权。此特许权准许外人在苏联内开设为经营输入输出事业之目的的机关,但每个单一交易,须受国内与国外贸易部之批准与许可;此外,又须得特许当局之批准。

四、农业特许权。其目的在投新资本于农业方面,其结果是更科学的耕种方法之介绍。

五、运输特许权。给外国商界以建筑新铁道与组织其他运输机关之权利。

——1921年苏俄对外国资本的特许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企业管理变革的趋势,结合所学,分析其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对外国资本实施特许制的内容,说明其实施上述制度的主要目的。
2024-03-2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六)历史试题
10 . 1873年,日本成为最早接受格列高利历(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制定的历法)的非基督教国家,中国在辛亥革命后宣布接受格列高利历,但是法国在大革命时期曾废除格列高利历推行共和历,1929年苏联也曾用新的历法取代格列高利历。这说明(     
A.各国历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B.宗教深刻影响各国历法选择
C.格列高利历精确性仍有待提高D.历法改革易受政治因素影响
2024-03-25更新 | 577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冀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信息卷(一)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