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发生在70年代以来的西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限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了刺激需求为主的调节方式,利用乘数效应,用扩大财政支出、国家采购、扩大公共消费开支的办法,扩大市场和扩大就业。特别是在危机的时候,可以刺激经济早日复苏。但是1973年危机……凯恩斯主义一筹莫展。……面对滞胀,新自由主义开始流行。新自由主义认为政府干预在长期内不会对经济发展和充分就业产生影响,甚至会由于理性预期和滞后效应而加大经济的波幅。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分别为政府开出了治理滞胀的药方。

——摘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1)结合材料一说明苏俄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办法失败后,又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该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材料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具体内容。并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在主要观点上的异同。
2020-09-0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