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A.B.C.D.
2019-01-30更新 | 2083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录

第一章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章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影响下的欧洲革命风暴

第四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第五章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恢复与政治调整

第六章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实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

第七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第八章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第九章走向大战

第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以来西欧的发展趋势,并运用相关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 1954-1960 年间,苏联全国的粮产量增长了 50%以上,到 60 年代初,呈现下降趋势,到 1964 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
A.没有根本改变农业落后状况B.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农轻重各产业发展不平衡D.改变了苏联原有经济结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苏联二五计划(1933~1937年) 国民经济目标增长率与实际完成率比较图
A.反映了苏联调整经济结构的愿望B.农业和轻工业呈现出负增长趋势
C.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D.开始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2020-07-28更新 | 192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实验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7年底苏联发生粮食收购危机,以斯大林为首的一些领导人认为,原因之一是当时苏联落后分散的小农经济束缚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农业提供的商品粮供给量呈不断下降趋势。这一判断
A.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转型
B.促使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废除
C.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开创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2017-11-20更新 | 233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8月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列宁全集》(第42卷)

材料二   罗斯福大胆地采取了一些促使经济通货膨胀的措施,缓解由大萧条引起的饥饿状况。他的解决经济灾难的建议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机会和农业补贴,给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这个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项目被称为”新政”。它的基本前提:即政府干预经济来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这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开始了社会改革立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在大萧条后仍持续很久。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三   世界各国在谋求发展的道路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经验,无论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其他社会制度,都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研究证明,一个国家的改革和发展模式必须依据本国的国情自主地探索和选择,任何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和书本上的教条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俄新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应对危机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和美国两者政策调整的共通之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发展模式与自主选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7 . 下图漫画中的人物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下列与图片反映的主题相符的是
A.沉重脚步—俄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探索历程
B.八位领袖—苏联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
C.大国兴衰—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加强
D.体制弊端—高度集中的体制阻碍苏联发展
2016-11-29更新 | 381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下表)。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
18~19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年份
项目
年份
1760年以前
1761~1796年
1797~1820年
发布圈地法令
208项
1482项
1727项
圈占农民土地
310000英亩
1830000英亩


——改编自杨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
材料二20世纪20~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牧畜种类数量、农艺措施以及农蓄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
——吕奔《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1927~1939)》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与英国相比,苏联在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方面有何显著特点?
2017-02-17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山西省晋商四校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卷
9 . 1917年4月至11月,列宁对俄国革命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从“我不但没有指望我们的革命立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到“必须明确地、斩钉截铁地说:我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俄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B.列宁主义的不断发展成熟
C.国内叛乱以及协约国干涉D.布尔什维克群众基础壮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社会主义革命会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设想;但是,列宁于1915年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观点。列宁提出这一观点主要基于(     
A.帝国主义阶段的新变化B.国际工人运动的不断高涨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教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