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2 道试题
1 . 1921年底,列宁指出“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还退的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这种“后退”
A.适应了国内战争的战时需要B.勾画出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
C.恢复了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D.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2 . 一战时连一辆汽车也造不出来的俄国,在二战时四年里竟生产了10万辆坦克,近14万架作战飞机和48万门大炮。一战时尚被人看不起的落后的俄国,二战后竟成了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苏联。这说明苏联(       
A.以军事工业作为支柱产业B.以雄厚的实力取得崇高的地位
C.为反法西斯做出突出贡献D.开创了卓有成效的工业化道路
2022-04-25更新 | 20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学校(东校区)2024届高三10月考历史试题(A卷)
3 .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的事件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28年苏联的机床进口占总需求的66%,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1935年缩减为14%。这一变化说明苏联
A.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B.与西方的关系由缓和到逐步紧张
C.进口贸易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D.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2022-03-30更新 | 39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32年的一份会议记录中写道∶"乌克兰有粮,而这两位'钦差大臣'一定能把这些粮食征购上来";"是的,斯大林同志。庄稼不坏,所有的问题都在于收割和采购"。这次会议的历史背景是
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B.俄乌矛盾导致粮食短缺
C.苏联工业化步入高潮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爆发
6 . 苏联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斯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资金不能依靠掠夺殖民地,只能把小生产者当作“殖民地”。为此,苏俄(联)政府实行
A.余粮征集制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D.“新经济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十月革命后,列宁主持制定了原有工业区及乌拉尔、西伯利亚等新工业区的建设计划。至1937年,苏联主要工业区生产指数如图所示:(1913年指数=1)

由此推知,列宁主持制定上述计划的目的是(     
A.优化国家经济布局B.应对德国法西斯战争威胁
C.建立完整工业体系D.完成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2022-02-28更新 | 1271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西省祁县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8 . 1935年,苏联年轻采煤工人斯达汉诺夫在顿巴斯--处设备并不先进的煤矿创造了单日采煤量的世界纪录。此后,苏联全国各行各业迅速掀起一场追求高指标、高速度的劳动竞赛运动(史称“斯达汉诺夫运动”)。该运动的兴起反映出当时苏联
A.逐渐摆脱经济危机造成的困境B.工业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C.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强烈D.已具备战胜法西斯的物质基础
9 . 苏联1950年工业生产的水平超出战水平的73%,国民经济总值达到145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位,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原子弹,消费品也有了很大增长。这一现象得益于
A.二战对苏联经济破坏较小B.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C.斯大林经济模式的优越性D.二战后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2022-02-1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19年12月,全俄苏维埃第七次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决议表示,苏俄“希望同各国人民和平相处,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用于进行国内建设”。1920年2月,列宁在答记者问时说:“我们愿意同一切国家有生意往来。”这
A.说明协约国放弃了对苏俄的武装干涉
B.反映出苏俄对和平与发展的迫切愿望
C.表明苏俄实现了与西方列强和平共处
D.显示出苏俄与西方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2022-02-12更新 | 500次组卷 | 8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