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5 道试题
1 . 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表现在(   
①管得过多,经济效益不高   ②缺乏社会主义民主
③群众的创造性受压抑          ④党政不分,政企不分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16-11-18更新 | 5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 . 这是名同学上课做的笔记,笔记的部分内容如下:

这主要反映了苏联(俄)
A.从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的变化
B.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的变化
D.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变化
2016-11-18更新 | 4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史实回答:
(1)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俄、美、中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的机遇”分别是什么?
(2)三国的改革调整的特点、结果各如何?
(3)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4 .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共同点是(  )
A.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都从当时实际国情出发
C.都为粉碎帝国主义进攻创造了物质条件
D.都体现了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
5 .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发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形势需要
B.帝国主义经济封锁所导致
C.苏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所决定
D.苏俄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
6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让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2016-09-27更新 | 2129次组卷 | 35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该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2016-09-14更新 | 374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2-2013学年吉林龙井三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8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
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
9 . 列宁说:“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材料中的“经济政策”是指
A.农业集体化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0 .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是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斯大林选集》)由此可见
A.资金短缺致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陷入空前困境
B.当时的苏维埃政权正在为打退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而努力
C.苏维埃政府实行农业集体化是为工业化解决资金困难问题
D.苏联寻求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以解决工业化的资金困难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