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规定用少数民族母语发展国家建设,逐渐实现了列宁提出的民族平等政策。1935-1937年几乎所有的民族语言都从拉丁字母转用了俄文字母,1938年根据联共(布)中央和人民委员会的决议,俄语是苏联所有学校从一年级起必修的课程。这种变化反映了
A.少数民族语言阻碍社会主义建设B.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已经形成
C.民族语言的社会功能已基本丧失D.列宁的民族平等政策被彻底破坏
2018-06-01更新 | 138次组卷 | 5卷引用:西藏昌都市第四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2 . 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在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以下相关表述,比较合理的是
A.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曾一度超过美国
B.二者都采用了政府和市场的力量促进经济发展
C.苏联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美国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D.苏联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而美国人民因经济危机导致生活水平极大下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25年,苏联谷物的总产量接近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水平,但畜牧业还低于革命前的水平。工业总产值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73%,铁路运输业的货物周转量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80%,国内商品流转总额大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70%。这说明当时苏联
A.迫切要求改变经济体制
B.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还没有最终完成
C.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废止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非常有限
4 . 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经济影响的评价,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给苏联经济带来了高速增长
B.使苏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C.解决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D.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但从长远看使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
5 . 1920年11月苏俄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的监督指导。据此可知当时苏俄
A.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B.系统推进了工业化建设
C.正式确立斯大林模式D.调整社会主义发展策略
6 . 20世纪3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各国进步人士称赞新生的苏联是“一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工业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B.新经济政策实施
C.农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D.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7 . 布哈林说:“因为没有西方的普遍革命,我们目前进入这样一个时期,在这里直接通向共产主义制度的道路是不存在的,我们的俄国革命将经历大量的曲折、迂回和转折。”在“这样一个时期”,俄国采取的政策是
A.实施五年计划
B.取消自由贸易
C.建立集体农庄
D.允许利用外资
8 .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产品的权利
B.禁止农产品的自由贸易
C.农民自由支配交纳国家后的剩余农产品
D.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9 . 1921年,列宁在会见美国富翁阿曼德·哈默时表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用这些来使我们国家的轮子再次运转。”列宁使苏俄“国家的轮子再次运转”采取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农业集体化
10 . 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这得益于
A.斯大林体制的积极作用
B.赫鲁晓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