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上,苏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为了满足粮食税条件下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苏俄政府采取租让、出租等方式,把外国资本和私人资本重新引入国有企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根据人民委员会的法令,国家除直接管理约4500家最重要的大型企业,其余企业都可以出租给合作社或私人经营。192112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的法令解除了对小企业实行的国有化,将这些曾收归国有的企业通过出租的方式交还原业主经营,实际上使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非国有化了。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二   从党的七大到七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正确地汲取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曾多次论及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他主张:要在民主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定要使那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工业获得适当的发展,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1950年春夏之际,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和接管外国企业的同时开始合理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到1952年底结束,主要包括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

——摘编自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二战后,国有化被认定为发展经济的有效措施,面对满目疮痍的法国经济和社会状况,戴高乐政府选择了一条与西德自由经济政策不同的道路。1944年,成立法国电力公司、法国天然气公司、原子能最高委员会等组织。1945年,规定法国航空公司的股票所有权移交给国家,对金融行业也实施了国有化。1946年底,法国政府在企业的股权已经超过了一半,国有企业在能源领域的比重高迭90%,在金融领域的比重接近50%。“国有化”形成了规模优势,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当时,法国重点发展的汽车、航空、通讯、原子能等产业,都是国有企业唱主角,它们的规模和实力,在国际上都居领先地位。……为了减少原资本家的损失和安抚资本家的心理,法国政府规定给予国有化企业原资本家补偿金,并将企业管理权交给资本家。

——摘编自唐逸如《国际金融报》(20150824日第22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和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对待资本主义工业的政策有何异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调整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并概括法国的调整与苏俄、中国有何不同。
2 . “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这段话表明
A.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展
C.十月革命为发达国家开创了崭新的现代化道路
D.十月革命的发生是对马克思主义根本上的否定
3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经历了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之后,整个国家已是满目疮痍,工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粮食产量急剧下降,许多人死于饥饿。农村实行的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得到了强化。经济危机引起了农民强烈不满、工人罢工抗议、水兵发动叛乱等严重政治危机。显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列宁在1921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大会通过决议实行一系列新的改革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到1925年,苏联的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了初步好转。

——摘编自人民版必修二教材

材料二   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为改变国民经济发展衰退的趋势,戈尔巴乔夫启动了经济改革。一方面,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试图以经济管理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干预经济的做法。另一方面,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经济垄断”,只有实行私有化,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恢复社会公正”。1987年通过、次年生效的《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是改革时期主要的经济法,目的是使苏联企业成为自治的、民主的和财政上独立的生产者。由于困难重重,各项经济改革措施难以奏效。

——据人民版必修二教材及《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本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宁为什么推行新经济政策?列出两条新经济政策的“新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消极两方面评价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经济改革成功而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
2021-07-2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4 . 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刊》(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
(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4年,一个叫维尔斯的美国作家第二次来到苏联。他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现在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维尔斯的看法发生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A.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西方世界正经历着严重的经济危机
C.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的力量
D.斯大林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