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1918年,人民委员会散发了一份《给产粮区和省份全体农民的呼吁书》:“我们决定性战斗的最后钟声已经敲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时刻了…给我们粮食吧,我们就不会被饥饿整垮并且我们就有可能将反对强盗世界的步枪紧握在手中。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粮食!粮食!粮食!”这一事件发生于
A.十月革命时期
B.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2018-07-25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枣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20世纪20年代,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有
①外国资本家被特许经营矿山
②农民被允许出售剩余粮食
③商品价格由国家统一规定
④部分工业企业实行私有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 .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的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为此苏联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重点发展银行业
D.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5 . 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B.计划经济与市场相结合
C.多种所有制并存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6 . 前苏联有许多学者从列宁晚期著作中描绘出来的轮廓,把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在国家计划范围内,为了劳动者的利益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根据劳动的质和量付给报酬的原则;允许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下列对此理解正解的是
A.恢复资本主义经济模式
B.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C.强调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D.放弃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7 . 苏联《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指出:“农业必须过渡到可以使用拖拉机和农业机器,可以将粮食生产的商品产量提高几倍的大生产。”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苏联
A.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B.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C.增加国家积累以发展农业D.逐步尝试新经济政策
2016-12-1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北邢台三校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8 . 在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在粮食收购领域,苏联政府通过收购的办法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却又对粮食进行严格限价。农民有出售粮食与否的自由,但若要售粮则必须按照政府定价出售。材料表明新经济政策
A.延续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
B.使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完全丧失
C.存在商品经济与计划管理的冲突
D.并不适应当时苏联经济发展需求
2016-12-1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北邢台三校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9 . 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文中所述“模式僵化”在农业方面的做法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开展农业集体化
D.进行大规模垦荒
10 . 1933年,作家肖洛霍夫在写给斯大林的信中反映了粮食征购队员普遍使用刑逼、体罚和打骂等手段来收购粮食以及农民消极怠工的现象。信中反映的现象
A.不能真实反映苏联情况
B.使斯大林开始削减农业税
C.与当时农业体制改革关系密切
D.减缓了苏联的工业化步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