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1921年,在苏俄,农民和工人的不满情绪牵动着军队士兵,2月28日,在波罗的海要塞喀琅施塔得发生水兵叛乱。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满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工业化方针D.农业集体化方针
2 . 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从经济规律的角度讲,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新”在
A.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
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C.征收固定的粮食税
D.依靠工农及其他劳动阶级,开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
2019-09-01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3 . 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
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2019-01-30更新 | 1851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21年,列宁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一“途径”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B.计划经济的推行
C.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掀起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加试题】“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工业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在斯大林模式中发生逆转。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从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转变为用社会主义制度推动落后国家的工业化。”该材料意在强调
A.苏联工业化是斯大林模式的产物
B.社会主义工业化强调高度集权
C.斯大林模式顺应苏联工业化要求
D.斯大林模式基本符合苏联国情
2018-05-06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前苏联有许多学者从列宁晚期著作中描绘出来的轮廓,把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在国家计划范围内,为了劳动者的利益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根据劳动的质和量付给报酬的原则;允许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下列对此理解正解的是
A.恢复资本主义经济模式
B.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C.强调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D.放弃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7 . “起初,几乎没有实验的机会,因为生存斗争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当时,采取了种种非常措施:……原先的计划是向农民提供工业制成品作为补偿,但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几乎所有的工厂都在为前线生产。”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苏联进行农业经济改革,增加粮食产量,支持工业化建设
B.国内战争政策造成粮食短缺,经济困难,面临困境
C.为解决苏维埃政权的内忧外患,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苏联强化对农业、企业的指令性计划,以发展工业
8 . 1927年底,联共(布)十五大通过决议,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并指出这一过渡是“逐步的”,因为个体经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整个农业的基础”。这一决定
A.意图解决工业化进程中的难题
B.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一脉相承
D.在实践中得到完整地贯彻执行
9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以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认识到新经济政策
A.是利用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B.是国内战争时期战胜敌人的一种手段
C.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而曾遭反对
D.是解除国内政治危机的途径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0 . 由下表可推知


(注:农庄农户当时分得一块供自己支配的宅旁地。个人经济主要指宅旁地经济)
——据《俄罗斯研究》
A.社会环境有力地推动了个人经济发展
B.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削弱
C.个人经济是农民赖以维持生计的依靠
D.一战的爆发深刻改变了苏联的经济结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