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1921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法令,规定:凡工人人数在5人以下、拥有发动机的和工人人数在10人以下、没有发动机的小型企业,一律解除国有化。同时,鼓励和帮助农民、手工业和小商品生产者发展私人小企业。该法令
A.废除工业的国有化B.改变国家对贸易的垄断
C.推动苏联模式建立D.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2 . 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粮食产量急剧下降,许多人死于饥饿。粮食、原料和能源的短缺,使得大批工厂无法开工,大量工人被迫到乡下谋生,无产阶级队伍涣散。为解决这些困难,苏维埃政府采取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工业化政策
3 . 1918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苏维埃共和国为统一的军营,要求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下,把各项工作都转入战时轨道。这意味着苏俄即将实行(     
A.社会主义工业化B.新经济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农业集体化
4 . 列宁说:我们本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产生的根源是
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B.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规律
C.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D.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军事干涉和经济封锁所致
2020-09-15更新 | 231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0年海南嘉积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5 .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这一事件引起列宁等人的高度重视。随后,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实施
A.余粮收集制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斯大林模式
6 . 1935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考察苏联,写下了《莫斯科日记》,在书中最后他评价苏联“目前苏联的这种政策包含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由此可见
A.作者坚信未来将是苏联模式的世界B.消极的东西是指苏联农轻重比例失调
C.50年后苏联避免了政策中的“消极”D.作者很赞赏苏联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2020-07-01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国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等级考)历史试题
7 . 1929年苏联进口机械设备在当年进口中所占比重为30.1%,1937年机器进口的比重仅占苏联需求量的0.9%。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在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工业化方针的实施
C.经济大危机的影响D.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

——【苏】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第四十一卷

材料二   “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实行急剧的转变……学习实行‘新经济政策’。”

——【苏】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

材料三   新经济政策的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为何种情况所迫?其最重要的措施是什么?功劳何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为什么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错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经济策”“新”在何处?有何作用?
9 . 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2020-04-04更新 | 346次组卷 | 100卷引用:2010年海南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10 . 下表反映了1919年和1925年苏俄(联)农村每个成年人消费量(单位:千克)的变化情况。此变化主要是由于
A.农业生产技术革新B.政府减轻了农民负担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工业化建设全面开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