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新经济政策是历史上从行政命令式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第一次尝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时许多领导人都把实施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一种退却,以拯救苏维埃政权。正如列宁所强调,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正是从这一点产生了巨大意义。就整体而言,新经济政策确实是由军事共产主义向后退却,用当时的说法,由直接进攻改为迂回。但是,这样理解是不够的。对当时的苏俄来说,首要的任务应当是全力抓经济,为落后的俄国创造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摘编自郑异凡《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诠释及其命运》

材料二   社会主义无非是从国家资本主义垄断再向前迈进一步。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是一个进步。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如果我们现在能紧紧“抓住”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整个链条,否则我们就掌握不了整个链条,建不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

——《列宁选集》

材料三   新经济政策是一种二元的行政市场体系,庞大的行政指挥机制总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或者以行政和法律的形式干预经济过程,或者直接参与生产。20年代对农民生活的调整实际上总是带有“军事共产主义”的色彩。同时由于新经济政策本身的不系统、不完善,苏联20年代的经济远没发挥尽其潜力。作为创造性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例实践,新经济政策非常值得人们认真研究。

——徐向梅《新经济政策:俄罗斯史学研究新视角评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向农民“让步”的?
(2)据材料二,概括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
(3)据材料三,分析苏联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远没发挥尽其潜力”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从政策转变和体制创新两方面谈谈新经济政策的当代意义。
2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____政权。
(2)目的: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____的胜利。
(3)内容:实行____。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023-09-0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世界史4-2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3 . 十月革命的胜利:背景
(1)二月革命胜利后,将政权交给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____苏维埃处于次要地位。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____战争,并镇压人民的反抗。
(3)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____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
2023-09-0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世界史4-2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4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苏联模式
背景1922年12月,苏联成立。1924年,____确立领导地位
途径先后实施“____”和“农业____
结果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____
特点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____计划体制;政治上权力____
评价①积极性: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____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
②消极性: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____,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2023-09-0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世界史4-2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三下·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选做题(请任选1题作答)

【说一说】

二战结束后,虽然人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来重建家园,但战争的胜利却向苏共高层证明了工业化和集体化的正确性,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则又强化了这种体制。至赫鲁晓夫时虽然全盘否定了“斯大林”,但在改革中却一只脚迈向了民主,另一只脚又陷入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泥潭。而勃列日涅夫一边进行积极的经济改革,一边不断加强党政集中领导制、干部领导终身任职制等,个人集权和特权思想逐渐泛滥。至戈尔巴乔夫时期,强大的阻碍机制致使经济改革举步维艰,并最终使其转向政治领域,加速了苏联剧变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陆南泉《对苏联改革历史的回顾与再思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写一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推行向西方一边倒的对外政策,拒不承认战后欧洲边界,也拒不承认民主德国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坚持不与和民主德国建交的任何国家(除苏联外)建立外交关系。这种政策大大限制了它的外交舞台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969年勃兰特当选为联邦德国总理,推行“新东方政策”。勃兰特与苏联和波兰签订了条约,保证互不侵犯,承认欧洲各国现有的边界。通过外交努力,促使英、美、法、苏签署西柏林协定,解决了东西方在柏林问题上的对峙。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及民主德国的关系发展迅速,并进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活动余地迅速扩大,两德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为统一注入了新的生机。


请回答: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两德统一的有利因素并分析其影响。

【说一说】

1973年6月勃列日涅夫访问了美国。苏联当时经济比较困难,希望同美国达成以互利为基础的、广泛的经济合作协议。苏联一直想驱散“一个噩梦——美国和中国建立针对苏联的轴心的可能性”。美国总统尼克松受到窃听事件的严重困扰,加之美国受到通货膨胀、美元危机的震荡,国际地位和影响明显下降,希望此次访问能够产生有利于尼克松的影响。访美期间,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多次会谈,并签署了“厚厚一套文件”:《苏美联合公报》《苏美关于防止核战争协定》《苏美农业协定》《苏美关于世界海洋研究协定》《苏美关于接触、交流和合作总协定》等。美苏双方极力渲染会晤的“友好”气氛,宣扬取得的所谓“成果”。然而,世界舆论却颇感担心。有报刊指出,这些协定“绝不意味着双方基本斗争的结束。两个大国的接近没有使斗争停止,而只是使斗争改变了形式。”

——摘编自《国际关系史》第十卷


请回答:
(3)概括指出勃列日涅夫访美的历史背景。
2023-03-2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十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和新兴国家的发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上,苏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为了满足粮食税条件下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苏俄政府采取租让、出租等方式,把外国资本和私人资本重新引入国有企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根据人民委员会的法令,国家除直接管理约4500家最重要的大型企业,其余企业都可以出租给合作社或私人经营。192112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的法令解除了对小企业实行的国有化,将这些曾收归国有的企业通过出租的方式交还原业主经营,实际上使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非国有化了。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二   从党的七大到七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正确地汲取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曾多次论及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他主张:要在民主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定要使那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工业获得适当的发展,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1950年春夏之际,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和接管外国企业的同时开始合理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到1952年底结束,主要包括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

——摘编自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二战后,国有化被认定为发展经济的有效措施,面对满目疮痍的法国经济和社会状况,戴高乐政府选择了一条与西德自由经济政策不同的道路。1944年,成立法国电力公司、法国天然气公司、原子能最高委员会等组织。1945年,规定法国航空公司的股票所有权移交给国家,对金融行业也实施了国有化。1946年底,法国政府在企业的股权已经超过了一半,国有企业在能源领域的比重高迭90%,在金融领域的比重接近50%。“国有化”形成了规模优势,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当时,法国重点发展的汽车、航空、通讯、原子能等产业,都是国有企业唱主角,它们的规模和实力,在国际上都居领先地位。……为了减少原资本家的损失和安抚资本家的心理,法国政府规定给予国有化企业原资本家补偿金,并将企业管理权交给资本家。

——摘编自唐逸如《国际金融报》(20150824日第22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和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对待资本主义工业的政策有何异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调整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并概括法国的调整与苏俄、中国有何不同。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7 . 列宁主义的形成背景
(1)经济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_____不断发展。
(2)政治上:_____统治却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3)阶级上:_____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
(4)组织上:1898年,俄国_____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5)思想上:1900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_____》,宣传马克思主义。
2023-01-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下)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8 . 十月革命的胜利:背景
(1)两个政权并存:二月革命胜利后,彼得格勒____代表苏维埃的领导人将政权交给临时政府,自己则处于次要地位。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镇压人民的反抗。
(2)指明革命方向: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________推进的战略和策略。
2023-01-0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下)第八单元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讲)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9 . “苏联模式”
(1)背景
____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____
②1924年1月,____逝世。
(2)措施
①内容:在____领导下,苏联先后实施“社会主义____化”和“____集体化”。
②结果: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____首位、____第二位。
(3)特点
①在经济上表现为____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____计划体制。
②政治上表现为权力____
(4)评价
①积极性
A.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____化,从一个____比较落后的____国家发展为世界____强国。
B.“苏联模式”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____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____声誉。
②消极性:排斥____经济,片面发展____,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____手段,导致国民经济____失调,________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2022-09-0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册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10 .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4年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使中国人民中的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制度发生了进一步的怀疑……与五四爱国运动同时,德国、匈牙利相继爆发了响应苏俄社会主义革命的革命,西欧、北美、日本批起了工人罢工的怒潮,亚洲各图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中国人民深深感到这些斗争与中国的反帝反军阀斗争是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迅速引起了中国多数先进知识分子的进一步重视。与“五四”前只有李大钊等极少数人传播马克思主义不同,在“五四”后,迅速形成了一个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李大钊、陈独秀、陈望道等人开始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初步运用它探索中国社会根本改造的方向和道路。

——摘编自张德旺《新编五四运动史》等

材料二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提出了完整的建党理论。列宁认为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政党不但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而且要支持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列宁从俄国革命实际出发,将工农联盟确定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为共产国际帮助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革命和开展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同时也是推动中国共产党具体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强大思想动力。

——摘编自徐作辉《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历史进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影响》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引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指出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两例史实。
(2)根据材料二,概括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表现。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进程中积累的经验。
2023-06-01更新 | 235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