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苏俄(联)某时期的商贸政策规定:“对私营商业进行监察、监督,建立一种受国家领导并为国家服务的资本主义”“不反对正当的民间贸易,而只对盗窃公物、逃避国家监督的行为进行严厉制裁”。这说明当时苏俄(联)(     
A.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B.摆脱新经济政策束缚
C.利用市场机制恢复生产D.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
2 . “十年之间,有2000万人从农村移往城市,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钢产量扩大了4倍,煤增长了3.5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用拖拉机和火车头生产国,工业产量已排在世界第二位。”材料描述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B.完成两个五年计划的苏联
C.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D.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的美国
2024-01-01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苏联漫画》中有一幅名为《老毛病发作》的漫画:医生(右站者)为“资本主义”(左坐者)把脉。对话中提到:“我感到最后的打击迫近了。”这一漫画
A.形象揭示了十月革命的深刻影响
B.明确批判了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C.高度肯定了苏联建设的基本成果
D.鲜明倡导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4 .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和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先后进行改革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B.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C.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影响
D.对付美国实行的“和平演变”政策
2021-01-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南片)普通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计划与苏联的一五计划的两者不同点是
①都是在国家刚刚建立初期实行
②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都受外国威胁,加强国防
④改变了工业基础薄弱的局面,为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奠定了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③
6 . 1921年,苏俄谷物播种面积为7980万俄亩,粮食征收了23300万普特;1922年,谷物播种面积为6620万俄亩,粮食征收了36100万普特。这一变化
A.抑制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见证了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C.推动了工农联盟政权巩固
D.扩大了粮食税的征收范围
7 . 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是新旧事物的关系,社会主义只是否定资本主义失去生命力的东西,对于资本主义一切仍有生命力的东西,则加以改造和吸收,使其变成自己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发展的基础。从苏俄(联)的发展历程看,下列史实能够体现这一辩证关系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经济互助委员会
D.斯大林模式
8 . 以史为据是历史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历史学习也应从各类材料中得出对历史的认识。
方法1:解读地图

材料一   



(1)材料一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说明变化的原因。
方法2:辨析观点

材料二   《联邦宪法》(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在谈到1787年宪法时说:“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2)材料对美国宪法持什么观点?结合所学阐明上述观点的依据。
方法3:分析数据

材料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统计资料


俄国和苏联工业在世界的比重

俄国和苏联工农业比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存在哪些问题?
2020-03-1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