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列宁在《亚洲的觉醒》中强调:“革命前夕常见的现象出现了:各种社团和政党以惊人的速度在产生……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新阶段体现在(     
A.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取得普遍胜利B.新的阶级关系变动推动世界历史的进步
C.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D.社会主义实现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
2 . 十月革命前夕,小资产阶级政党社会革命党拟定的《农民的土地问题委托书》中提出,一切土地“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土地应当平均使用”。该委托书在十月革命发生后的第二天被列宁接受并公布。这一委托书(       
A.体现出十月革命的直接起因是土地问题B.说明苏俄着力保障工业化的实施
C.表明了十月革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顺应了俄国当时民主革命的需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俄国十月革命后颁布的《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制定这一法令旨在(     
A.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B.顺应农业集体化的需要
C.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D.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024-04-1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调研押题文综(二)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33年6月,在伦敦召开的世界经济会议上,苏联以在短期内向国外提供总值约为10亿美元的订单为条件,建议西方国家向苏联提供长期贷款,以保证苏联正常出口。苏联这一做法(       
A.保证了苏联经济健康发展B.有利于国际关系合作共赢
C.使二战前的国际矛盾加剧D.意在维护斯大林经济体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会议上强调要“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4月21日,党的彼得格勒委员会否决了列宁的这一报告提纲。5月12日,党的第七次全俄代表会议经过激烈讨论,通过了列宁提出的革命路线和政策。这反映了此时俄国(     
A.工农苏维埃政权得以巩固B.社会主义革命时机成熟
C.革命形势进一步向前发展D.沙皇政府成为众矢之的
6 .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修建了世界上最长的连海运河-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建造了马格尼托格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茨钢铁厂和札波罗热钢铁厂三大钢铁厂。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     
A.国家强大的组织能力B.市场经济体制的保障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大量国际资本的引进
2023-07-13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33年8月14日,苏联某杂志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下面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A.是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结果
B.是实施经济建设五年计划的结果
C.布尔什维克的“智慧”是指实行新经济政策
D.与赫鲁晓夫的改革有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参加十月革命的部分人士认为,“这场革命的意义,不只限于一国一地,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革命;革命不只为俄国带来了自由与社会主义,进而也将在全世界掀起无产阶级革命”。这一观点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A.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推翻了封建沙皇专制统治
C.诱发了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D.促成了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据统计,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第二年,苏维埃粮食产量比1921年几乎增加了9亿普特,工业产量和劳动生产率都有很大提高,这说明当时苏俄(     
A.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B.经济政策调整有其合理性
C.清除了余粮收集制的残余D.农业、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10 . 下表为1913—1926年俄国农业指数变化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年份农业指数(%)
1913100
1921—192254.4
1922—192373.6
1925—1926101.3

A.集体化政策调动了农民积极性B.工业化运动助推农持续发展
C.分配政策调整有助于经济恢复D.计划经济加快了农业转型升级
2023-04-23更新 | 3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