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统计,1915年莫斯科工厂男性工人的工资与1913年相比增长19%,而同期食品价格上涨53.3%;1915—1916年莫斯科工业区工人的名义工资增长1.9倍,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500%—600%。这(       
A.导致了俄国在前线战败B.根源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加剧了俄国社会的危机D.加速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垮台
2024-01-0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24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二)历史试题
2 . 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过程,开创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开辟出一条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材料表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A.开启了俄国的现代化强国进程
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
C.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
3 . 下面是1923~1926年苏联私营商业发展情况统计表。这反映出(          )
项目年份
1923192419251926
私人批发商在商品流转额中比重181%85%79%
私人零售商在商品流转额中比重753%528%430%407%
私人信贷投资额占总投资额115%20%25%20%
A.新经济政策在运行中存在内在矛盾
B.工业化加速发展亟需大量资金扶持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难以突破
D.意识形态是阻碍市场化的根本原因
2023-10-0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8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列宁在《论粮食税》中说:“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列宁意在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B.通过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C.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D.是适应战争条件的特殊政策
2023-07-3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1年,列宁提出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发展的改良主义办法。这里的“改良主义办法”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行五年计划C.新经济政策D.苏联模式
2023-07-2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20年9月,俄共(布)中央强调:“下达给乡的征集额,就是余粮额,居民要用连环保的方式予以完成。”据此可知,当时苏俄实施的是(     
A.国家宏观调控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苏联模式
2023-07-2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执行的结果。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时间

轻工业(增长百分比)

重工业(增长百分比)

1928-1932年

95

241

1933-1937年

100

140

A.严格执行新经济政策B.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C.调整了计划经济体制D.人民生活需求得到了满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斯大林当政时期,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高价买进工业品;一五计划开始时,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使用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提高了11%,消费基金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则下降了11%,这说明苏联在斯大林时期(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B.全力应对世界经济危机
C.开展了余粮收集制D.忽视了人民生活的改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列宁曾对美国商人哈默说,“你们可以在这里找到原料和销售市场”“我们需要你们的技术”,哈默成为第一位在俄取得矿山开采权的外国人,并赚取大量财富,推动了美国许多大公司与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据此可知当时俄国(     
A.减少对世界格局的影响B.重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运用
C.准备推行“俄式现代化”D.力图借鉴美国经济自由主义模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苏联的科研成果虽然不少,但近1/3的科研课题毫无使用价值,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中有40%则因种种原因而被长期搁置。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这说明苏联科研体制(     
A.与国外的合作交流密切B.创造了大量的科技成果
C.缺乏创新机制和推动力D.苏联的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