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在“战时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采取强制方式向农民征粮、要粮,直接伤害了农民的利益和感情,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粮食产量连年下降,筹粮困难越来越大,反过来对农民的伤害也越来越大。苏俄为此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余粮收集制B.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C.开展农业集体化D.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
2 . 1952年,苏联集体农庄播种机械化程度达到87%,联合收割机收割的农作物达到了70%,休耕犁耕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6%,棉花种植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8%,但是1952年的粮食产量和一战前1913年粮食产量差不多。这说明
A.苏联工业化的成效显著B.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落后
C.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D.新经济政策逐渐丧失作用
2021-12-01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
3 . 下图反映的是某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的形势图。推动这一形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A.实施贸易壁垒政策B.国民经济比例协调
C.积极地抢占殖民地D.经济体制发挥优势
2021-12-0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
4 .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苏俄这一时期的措施属于“改良主义的办法”的是
A.以租让制等形式引入外资B.实行余粮收集制
C.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D.实行义务劳动制
2021-12-0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8年国内战争爆发,苏俄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然而部分地方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这说明,当时苏俄
A.地方政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B.粮食税保障军事斗争的胜利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D.自由贸易是经济生活的常态
2021-12-01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
6 . 1918年《土地法令》规定,立刻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这项措施的实施
A.标志着苏俄内战的胜利B.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C.消除了残存的封建势力D.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2021-11-2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7 . 苏联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斯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在俄国这样一个生产力水平低下,小生产者占优势的国家里,“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资金不能依靠掠夺殖民地,只能把小生产者当作"殖民地”。为此,苏联政府实行的政策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影响
C.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有力地巩固了工农联盟
2021-11-2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8 . 历史学家评论道:“(斯大林)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但他......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这一变化致使
A.农业集体化中存在急躁冒进情绪B.农业落后影响了工业的发展
C.政府对基本国情的认识日渐清晰D.国民经济建设比例出现失调
9 . 一个红军退伍兵在信中写道:“农民的情绪已经达到这种程度,即我们县如果不很快根除这类现象,那就必然发生暴动,这将不是富农的暴动,而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任何希望的农民居民暴动”。该信反映了
A.十月革命发生的必然性B.临时政府仍坚持参加一战
C.沙皇专制引发农民不满D.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迫切性
2021-10-27更新 | 496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托洛茨基认为:“我们实行新经济政策,目的是在其基础上战胜它。”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小资产阶级是大资产阶级的萌芽。这些观点
A.淡化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B.直接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C.与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一致D.实质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
2021-10-1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