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文明的交流与碰撞。

第八编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

第36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影响

第37章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义起义

第38章1989年以前欧洲的革命与和解

第39章五年计划和大萧条

第40章走向战争1929——1939年

第41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性影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2007年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1914年至1945年西欧历史发展的趋势,并运用相关史实对该趋势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语句通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宣部组织编写的《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正式出版,为人们立足社会主义五百多年的大视野,从根基和本源上深入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权威参考材料。以下是《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的目录节选

前言1

第一章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0

第二章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其实践36

第三章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72

第四章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与苏联模式103

第五章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30

第六章世界社会主义的曲折与奋起175

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新纪元200

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39

结束语318


通过研读《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有同学看到了社会主义运动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成就,有同学看到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程中的挫折,有同学看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复杂关系等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为某学者在研究世界近代史时制作的思维导图



从图中提取信息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美国、苏联、中国经济政策简表

美国苏俄(苏联)中国
自由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家干预经济新经济政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新自由主义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阅读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表中选出至少两项经济政策,确定一个主题,进行简要评析。(要求:主题立意明确;评析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上半期世界大事记部分

时间大事
19001909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三国协约最后形成、孟买工人总罢工
19101919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巴黎和会
19201929华盛顿会议、苏俄新经济政策、北伐战争、经济大危机爆发、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301939九一八事变、罗斯福新政、希特勒上台、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苏联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七七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01949太平洋战争爆发、斯大林格勒战役、日本无条件投降、联合国成立、杜鲁门主义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约成立
对历史事件进行不同侧面、不同时空的宏观和微观分析,可以发现许多历史现象或规律。请从表中选取一组相关联的历史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指出其反映的历史现象或规律,并对其加以阐释。(要求:写出所选的事件;反映的历史现象或规律;阐释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通畅。)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生命既是竞争、生命即是选择、生命必须繁衍。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人类最终必然相向而行。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是财富集中与分散之历史乐章的一部曲。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放宽自由,而社会主义的恐惧也迫使资本主义增加平等,东方是西方,而西方也是东方?不久,两者也要碰头?

——摘编自【美】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运用中外现代经济史史实,探讨学者杜兰特的理论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8-12-2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中三国历史事件简表。

美国苏联中国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1933年6月,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1933年,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
1934年1月31日,罗斯福使美元贬值40%。
1934年5月22日,国会通过罗斯福总统提议的《购银法案》。
1935年,政府颁布《社会保障法》,通过《社会保险法》
1928年起,逐渐放弃新经济政策,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9年,开始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
1929年5月,苏联设立了“外国咨询中央局”,专门负责设备、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业务。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
1933年3月1日,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
1935-1937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废止银本位,统一发行货币,实行纸币制;禁止使用白银,白银收归国有,白银限期到银行兑换法币。
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


从表中提取三国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世界历史进行分类的方法之一就是对历史过程进行时序上的划分即分期。划分的标准是:以那些对世界历史发展有重大意义并导致世界历史出现质变的事件为界,把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彼此衔接但又不同的段落,借以说明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阶段性和连续性,以深化人们对漫长历史过程的认识。目前,国内外史学界还不能在世界历史的分期问题上取得完全一致的看法。不过,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①以社会形态演进为依据;
②以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为依据;
③以全人类一体化历史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为依据。
依据材料中关于历史分期的标准,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历史分期进行划分并予以说明。
(要求:可选择材料中的观点,也可另有观点,观点明确;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说明,史论结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20世纪的“政策探索与调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根据材料提炼出恰当的论题,观点明确,阐述合理,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