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2 . 1921年4月,列宁明确指出,要用一切办法坚决发展流转,不要害怕资本主义,因为我们给予资本主义活动的范围,是相当狭小而“适度”的。这说明苏俄正在
A.力推粮食收集制B.实施农业集体化
C.优先发展重工业D.启动市场调节机制
3 . 苏联1950年工业生产的水平超出战水平的73%,国民经济总值达到145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位,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原子弹,消费品也有了很大增长。这一现象得益于
A.二战对苏联经济破坏较小B.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C.斯大林经济模式的优越性D.二战后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2022-02-1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4 . 1918年2月,德军向苏俄发动全线进攻,占领苏俄大片领土。为了保住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坚决主张立即按德国条件签约;布哈林要求停止和谈,进行反对德国的“革命战争”;托洛茨基提出不战不和的方案。列宁最终说服了党内同志,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这说明(     
A.东线战场的威胁被完全解除B.苏共内部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
C.对于革命道路依然存在分歧D.新生苏维埃政权基本得到巩固
2022-01-09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卷(五)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1913~1928年苏(俄)联西伯利亚粮食生产情况表(单位:万吨)。表中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余粮收集制B.实施征收粮食税C.自由贸易的恢复D.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2021-07-0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政策实施两年期间(1918-1920年),受这项政策冲击最大的是农业部门和农民阶层,而所遇到的最大抵触也是来自于农民阶层,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最严重的部门也是农业部门。据此可知,该“政策"
A.并不适宜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B.牺牲农民利益支持工业化建设
C.因农民强烈反对而未付诸实施D.努力发挥市场作用但没能实现
2021-07-0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年,苏联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其间斯大林格勒施拉机厂建成投产,并逐渐成为苏联最大的国有施拉机厂,高峰期年产量占全苏一半以上,战时可转产坦克。该厂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从西方大量引进技术和机器设备--美国、德国建筑师和工程师提供技术指导,生产设备由美国引进。

——摘编白钱诚《人力资本生态论:危机中的人才流动》

材料二 1953年以前是苏联政治笑话的产生和初步发展阶段,1953年以后蓬勃发展,特别是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达到顶峰。“你知道这个笑话吗”成为苏联城镇民众的日常交流。最快的时候,“一则政治笑话在六到八小时左右便会传遏如莫斯科大小的城市”。

——摘编白《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政治笑话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建立发展的有利条件,并简婴概括其发展所体现的苏联经济建设的基本特征。
(2)从材料二中任选两则笑话,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们各自反映的现实问题.进而谈谈你对“政治笑话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的理解。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苏联的兴衰留给大同崛起的启示。
8 . 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在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苏俄
A.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B.自由贸易成为经济活动常态
C.战时经济措施存在弊端D.粮食税已经代替余粮收集制
2021-06-13更新 | 11617次组卷 | 9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列宁在《论粮食税》中说:“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由此可知,列宁
A.肯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功绩
B.认为应运用市场来发展经济
C.主张坚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对苏俄的经济政策有所反思
10 . 1929—1938年世界大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计划经济体制优势明显B.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稳固
C.美苏间的矛盾逐渐激化D.经济危机对英国影响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