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21年苏维埃政府决定,允许私人经营零售业作为国营商业的补充;1922—1923年,私营贸易额占全国贸易总额的44%,其中全国零售贸易额中私营占75%。这说明当时苏俄(     
A.社会主义过渡方式进行调整B.国营商业企业缺乏竞争力
C.私营商业成为国家经济主体D.政府对商业干预能力减弱
昨日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解决技术干部问题,斯大林先后提出“革命青年向科学大进军”“在改造时期,技术决定一切”“干部决定一切”。这(     
A.促进了苏联文化教育体制的改革B.激发了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C.适应了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D.扭转了苏联阶级矛盾尖锐的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掀起了先锋建筑理论与创作浪潮,如城市主义者构想可容纳千人以上的未来集合式的理想住宅,另一批建筑师则积极探索经济性和集体性的现代住宅形式。这一系列建筑风格反映了当时苏联(     
A.依靠行政命令推行城市化B.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
C.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盛行D.社会主义与工业化的时代需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有学者指出,1918年3月苏德签订和约至7月内战爆发前,列宁提出把发展生产和经济放在首要地位,主张运用资本主义的文化遗产和经济管理办法来发展生产,希望苏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就并对世界革命产生积极影响。下列选项中,符合学者研究视角的是(     
A.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B.坚定信仰与灵活政策的统一
C.国际关系从对抗到和解D.现代化模式从单一走向多元
2024-05-07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广西柳州·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927年11月,苏联最高苏维埃机关报《消息报》刊登了敖德萨州五个村的农民写给苏维埃政府的信,信中说:我们这些贫农,一无马匹,二无农具,无法耕种所分得的土地。自从看见拖拉机耕作之后,就再也不愿意继续贫农的小经营了。这说明苏联(       
A.营造农业政策调整的舆论氛围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损害农民利益
C.片面发展重工业制约农业发展D.工业化有利于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2024-04-09更新 | 230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福建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23-24高三上·河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917年9月至10月,俄国民众的食物越来越少,每天面包的分配量从一磅半减少为一磅,后来更减为四分之三磅、半磅、四分之一磅。而到最后,有一个星期根本就没有半点面包。这可用于说明(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岌岌可危B.经济大危机给俄国带来沉重的打击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D.沙皇俄国政府的专制独裁不得人心
2024-02-01更新 | 108次组卷 | 4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福建专用)
23-24高三上·天津南开·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苏联画家尤里·皮门诺夫在创作于1927年的作品中,描绘了工人们正在工地的前台辛勤地工作,苏联工人绝大部分是白色人种,但画家在画作中把一些工人的脸和身体的颜色画成了黑色。尤里画作的这一表现方式(     
A.凸显了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B.强调了一五计划中重工业的发展
C.反映了画家艰苦的生活环境D.体现了冷战背景下苏联绘画特点
2023-11-10更新 | 302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
23-24高三上·湖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斯大林与布哈林围绕着新经济政策的斗争中,斯大林取胜的直接原因是当时的政治体制使他拥有组织上的优势。但是,他终究是得到了中央全会多数领导人的拥护。这说明他的胜利背后有其社会基础,这样的社会基础不利于推行新经济政策,而有利于斯大林模式的确立。这说明新经济政策在二十年代末终结的主要原因是(       
A.俄国历史传统的影响B.缺乏相应的政治改革
C.建设理论未得到发展D.急于发展的赶超心理
2023-10-11更新 | 166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取得了一系列建设成就,如第聂伯河水电站、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莫斯科地铁和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等。这些成就的取得(     
A.立足于新经济政策的延续B.有助于摆脱经济危机威胁
C.着眼于保障反法西斯战争D.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10 . 1927年7月,斯大林提出农民要偿付一种类似"贡税"的间接税,即农民购买工业品时要"多付一些钱",而出售农产品时要"少得一些钱"。国家有时竟以低至农产品成本10%的牌价强制收购农产品。此外,集体农庄必须接受国营机器拖拉机站的耕作服务,缴付巨额实物报酬。这些做法
A.基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B.有利于强化工农联盟的统治基础
C.借鉴了宏观经济学说基本原理D.立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长远规划
2022-05-26更新 | 801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卷(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