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列宁指出“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这是因为1903年(     
A.《火星报》创办宣传马克思主义B.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
C.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D.以布尔什维主义为指导的新型政党成立
2 . 列宁认为,德国在一战期间的战时计划经济中蕴含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成熟性和合理性,因为在战争期间,为了集中人民的力量,德国由一个中央机关调节了5000多万人的全部经济生活。既然这一点德国容克贵族能做到,那俄国有觉悟的工人阶级也能做到。这表明列宁意在(     
A.积极谋划实施“新经济政策”B.照搬德国的战时计划经济做法
C.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D.探索符合俄国社会现状的政策
2024-05-1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表是1939—1975年苏联社会群体变化情况(单位:%)。这一变化说明(       

1939年

1959年

1975年

工人

33.5

49.5

60.9

社会雇员

16.7

18.8

22.0

农民

45.3

31.71

17.1

A.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B.战后经济改革取得突破
C.社会结构出现多层次化D.农业集体化的持续推进
2024-05-1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临考历史预测押题密卷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32年夏,苏联许多农庄庄员留在村里充当庄家地里的“理发师”,他们多是妇女小孩,在夜间偷偷剪下麦穗带回家充饥,政府将此称为“越轨行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对盗窃集体农庄和合作社财产的人处以最高刑罚——枪毙将其全部财产充公”,农民把这项法令称为“五束麦穗”。这折射出当时苏联(     
A.农业生产关系调整存在一定弊端B.计划体制难以推动农业现代化
C.经济危机波及到苏联的农民收入D.社会主义制度的内部矛盾凸显
2024-05-1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十月革命后,苏俄(联)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

材料一   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列宁全集》

材料二   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够重视现代经济的关键部门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

——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强攻”“围攻”所对应的政策,并分析其政策转变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普京认为造成苏联式经济后果的理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苏联经济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2024-05-1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图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海报——技术决定一切。海报中技术工人正在设计图纸,画面主要为一个拿着圆规的技术工人,背景则为工厂、机车、轮船等。推出该海报旨在(     

A.配合一五计划的出台B.展示工业建设的成就
C.调动国民建设的热情D.减轻经济危机的影响
2024-05-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20年底,列宁认为国家已经找到了新的建设道路,这一道路将摆脱许多年的经济破坏所遗留下来的后果和困难,引导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这句话表明列宁(     
A.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模式B.取消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解决了国内政治经济困局
2024-05-15更新 | 38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苏联“一五”计划前,工程技术人员不到意大利的1/5;在“二五”计划完成时,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已高达1300多万,是德、意、日、法、英五国总和的6倍;到卫国战争前夕,苏联一共建成1万多个现代化大型企业。这些成果的取得(     
A.说明计划经济有一定的优势B.推动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C.得益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D.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基础
2024-05-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昆明一中高三二模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917年3月,列宁在《远方来信》中说:“如果不采取这个主要的、基本的、根本的措施,那就既谈不上对恢复君主制和取消或缩小所许诺的自由的种种尝试给予有力的反击,也谈不上坚定地走上一条能获得面包、和平和自由的道路。”列宁所说的“措施”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组织工人领导的武装
C.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2024-05-15更新 | 3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918年4月,列宁指出,由于不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不能以继续向资本进攻这个简单的公式来规定当前的任务”,“为了今后进攻的胜利,目前应当‘暂停’进攻”。随后,列宁批评了左派共产主义者关于“向国家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就是罪恶”的观点。这反映出列宁(     
A.改变了社会主义革命目标B.认清了苏俄生产力发展水平
C.着眼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D.急于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024-05-15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历史学科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