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列宁在1917年4月指出,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了”,要逐步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 “使政权转移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列宁这一论断意在(     
A.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B.结束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C.直接建立社会主义国家D.武装夺取临时政府政权
2 . 列宁指出“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不高和组织性不强,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应该使政权转移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级手中。”此后俄国进行了(     
A.农奴制改革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D.农业集体化
2022高二下·宁夏·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仍处于危机中,于是政府发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号召,为此苏维埃政权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大规模种植玉米
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全盘集体化
2024-01-22更新 | 5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0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俄国无产阶级必须建立“巴黎公社式”的政府,实施由工兵代表苏维埃对社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等措施。这说明列宁主张(     
A.进行社会主义革命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支持临时政府执政D.革命以城市为中心
2024-01-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射阳中学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0年至1923年,瞿秋白以记者身份在苏俄采访,采访期间有如下报道:“一方面对农民让步,改食粮均配法为物产课税法(粮食税),开放自由商业……一方面极力求与外国通商,想以外资来发展工业,制成大企业的生产制度。”这一报道反映出苏俄当时正在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2023高一下·湖北·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下面方框中是苏联(俄)历史上某一经济政策(模式)的主要特点。据此判断,该经济政策(模式)是(       
●除了农业外,几乎对全部经济(包括对超过5人的小企业)都实行国有化,以此来达到最大限度地扩大国有制企业。
●分配上实行高度的平均主义。
●实行劳动力的强制分配和普遍劳动义务制。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23-09-18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学考复习】(纲要下)2024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归纳与测试(选择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世界革命有两种: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苏联十月革命为标志,在此以前是旧的资产阶级世界革命,在此以后是新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该观点实质强调了十月革命(       
A.重视政治革命忽略社会革命B.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C.与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不同D.不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意义
8 . 2023年是列宁诞辰153周年,他从中学时代起投身革命,为世界人民开辟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推动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下列事件中,属于列宁历史贡献的是(     
A.领导实现了国家工业化B.领导二月革命
C.实现马克思主义俄国化D.创建新和谐公社
2023-07-05更新 | 11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七)历史试题
9 . 《新全球史》提到,“俄国的统治者没有改造经济的计划,但是在内战过程中,他们进行了快速的、无计划的国有化进程”。内战时期的“国有化进程”(     
A.巩固了苏维埃政权B.优化了国民经济结构
C.完成了国家工业化D.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10 . 阅读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苏俄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1921年春,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发生城市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严重的是,228日发生喀琅施塔德水兵叛乱,他们提出了“贸易自由”、“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叛乱的水兵大多来自农村,反映了农民是何等不满。

——周尚文《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   残酷的战争激化了俄国战前就已表面化的矛盾,战争武装了人民,沙皇政权土崩瓦解,列宁敏锐的意识到布尔什维克正道革命的绝好时机来了。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显然尚未成熟。但是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内发展问题。……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掘墓人”是什么阶级?该阶级的伟大使命是什么?结合所学,概括《共产党宣言》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俄困难局面的表现。为了改变这一困难局面,苏俄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述列宁“促使布尔什维克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的策略,并结合十月革命的史实阐释“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这一观点。(阐释要求:紧扣主题,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