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历史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使国际关系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霸斗争从战场转移到关前,国到开会议,通过一系列条约,在企环范围内建了国主义的方护或国利益和维持践后和平的新体系,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国际事务中发生的进个重大事件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与这一体系相关联。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该体系自身存在的8种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导致它的崩溃。

——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二战的结束制造了和平的景象:易北河畔,苏联士兵和美国士兵因亲密的情谊而击掌皮贺他们的胜利,但是,当1945年春天德国投降之时,苏联、美国和英国之间的战时同盟就解体了。

曾经的伙伴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不断地放弃合作。两年之后,因为共同的危险而诞生的同盟关系让位给两个主要敌对国之间的冷战。冷战的最初体现是欧洲大陆被分成了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竞争的集团——-方依赖美国,一方追随苏联。

——摘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三   在一些观察者眼里,19891991年后欧洲的共产主义政权纷纷解体,预示着从此以后的世界现代史将只有一个发展方向。按照他们的理论观点,所有的现代社会事实上都已经走向自由民主制和自由市场经济。然而,这样一种想象出的“历史的终结”决非历史可能发展的唯一方向,这一点很快就变得很明显了。新的运动纷纷出现,向全球资本主义、西方政治理论霸权、现代文化世俗主义以及美国的强权控制——冷战当中形成的唯一世界霸权,提出了挑战。

——引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下,从1870年起)》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一战后“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新体系”的名称。以“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为限,例举中国、印度和德国出现的对这一“新体系”形成冲击的“重大事件”。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二战期间“因为共同的危险而诞生的同盟关系”的性质,并简述二战后美国为加强与苏联“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竞争”而采取的措施。
(3)阅读材料三、用一句话归纳苏东剧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简析这一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B.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
C.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2023-07-2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7年墨西哥宪法颁布后,民族资产阶级获得较大的发展,在轻工业、食品工业和加工业中民族资本的投资额不断增加,并且开始投入一向由外国资本垄断的采矿、冶金和石油等部门。20 世纪20 年代末,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下层结成左翼激进派,并且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社会改革主张。与此同时,来自下层民众的改革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然而反对改革的右翼集团仍然控制着议会和政府实权。在这种形势下,左翼激进派推出卡德纳斯作为国民革命党的总统候选人。1934年10月,卡德纳斯当选墨西哥总统后,依靠左翼激进派和群众的支持,坚定地走上了改革的道路。

——摘编自刘迎宪《试论卡德纳斯改革》

材料二   卡德纳斯改革比较全面而深入地实施了1917 年宪法, 可以认为是墨西哥护宪运动的最辉煌阶段。其核心内容是国有化和土地改革,巩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给帝国主义资本和封建大地产以沉重打击,顺应了墨西哥社会发展的进步趋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符合工农劳动阶级的当时利益,在为“生产力归人民所有”这点上,前进了一大步。

——摘编自王春良《简论墨西哥卡德纳斯政府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卡德纳斯改革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卡德纳斯改革的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亚非拉民族主义的发展

历史轨迹现代化因素建设模式
17、18世纪初步产生于欧洲民族国家构建时期萌发了民族独立的意识具有先进资产阶级文化特征的思潮和模式逐渐出现
19世纪民族主义在欧洲发展,继续扩散至亚非拉地区由民族运动和民主运动两个方面构成对异质文化抗拒
对本国文化发展
20世纪亚非拉国家的民族主义代表了当时民族主义的主要趋势以反对殖民统治和建立取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为主要目标充当了独立后的亚非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和现代化模式多样化的条件

——据徐煜《20世纪亚非拉国家的民族主义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亚非拉民族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亚非拉民族主义思潮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2024-06-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20 年,埃及政府成立米斯尔银行,后又创建了一批以农业为主要业务的附属公司,形成米斯尔集团。1924 年,米斯尔纸业公司、贸易公司和轧棉公司成立,这些公司只是聘请少数外国技术专家,以确保公司的“国民性”。米斯尔集团的形成(     
A.适应了民族独立的历史趋势B.突显出埃及经济发展的排外性
C.保障了国家经济的独立地位D.表明埃及科技近代化成效显著
2024-04-20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6 .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下图所示相关资料。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研究性学习资料
·国共第一次合作
·印度国大党和非暴力不合作
·埃及华夫脱党
·塞拉西一世、桑地诺和卡德纳斯
A.《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B.《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D.《世界多极化趋势和不结盟运动》
2024-02-10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堂例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代亚非拉人民经历了四个多世纪的反殖反帝斗争的历程。 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就整个亚非拉地区来说,民族解放运动处于自发斗争的发展阶段。19世纪晚期,亚非拉人民的斗争开始走上自觉的民族民主运动道路。其主要标志是: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和传播。在这一基础上,亚非拉兴起了以资产阶级政治运动为中心的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

——摘编自薛源官《试论近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十月革命开辟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主要表现在:十月革命唤醒了沉睡的东方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开始了;十月革命给被压迫民族和人民送来了马列主义,正如毛泽东说的,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这种过程,在亚、非、拉的许多国家也都相继出现;十月革命以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孤立无援的状态从此被打破,在共产国际的号召下,殖民地半殖民地无产阶级政党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之间的团结和联系加强了。总之,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安然剥削和压迫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开始了。

——摘编自穆英《十月革命开辟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期》


(1)根据材料一, 指出近代亚非拉人民反殖反帝斗争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说明十月革命后民族解放运动进入新时期的主要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发展的意义。
2023-12-0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限时训练历史(学考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下图所示相关资料。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B.《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D.《世界多极化趋势和不结盟运动》
2023-12-27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3+3+3”2024届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一)历史试题
9 .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指责苏联企图把“新的民族主义潮流汇合到它们自己的运动中,这使得总的挑战来势更加猛烈。亚洲、非洲和其他非工业化的国家正式成为冷战的主要战场”。杜勒斯提出此论的历史背景是(     
A.第三世界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B.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C.美苏争霸的战略重心发生转移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23-08-29更新 | 26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一)

10 . [殖民主义与文化发展]

材料一     拉丁美洲革命不是一次偶然事件,它早已在酝酿中,孕育这次革命的重要因素,是人民大众遭受不可忍受的殖民压迫。殖民地人民在同一领域、同一环境内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和同化,逐渐形成了共同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意识已经普遍高涨。……18世纪中叶以后,拉丁美洲与外界接触日趋频繁,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主义者的重要著作,在殖民地广泛传诵。到18世纪后半叶,责本主义工业虽然还很薄弱,但它是殖民地经济中一种新的因素,它必然会在殖民地不断发展,决非任何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反动势力所能压抑和扼杀的

——摘编自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曾沦为殖民地的国家发起了去西方化的运动,目的是根除旧殖民帝国的影响并消灭它们的权力象征。尽管如此,后殖民时代的民族认同并非总能强大到能根除殖民地的影响或取缔欧洲人的习俗。圣雄甘地呼吁印度人恢复当地习俗,拒绝所有从西方进口的东西,找到印度人的灵观。尼赫鲁则倾向于工业化和世俗化,跟上现代化的趋势,在印度实现西方世界那样的繁荣和进步。

——摘编自胡里奥麦克伦南《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形成的文化特色。结合所学谈谈应该如何看待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