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7 道试题
1 . 20世纪60年代以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瑞典等北欧国家的政府学前教育补贴覆盖面从3—6岁儿童,扩大到1—2岁儿童;以公立机构为主,私营机构为辅的托幼体系逐步形成;部分国家甚至在延长父母双方育儿假的基础上,追加“性别平等奖励”。这些做法旨在(     
A.提高妇女的地位B.保证人口的繁衍
C.防止社会矛盾激化D.消除高福利的弊端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中后期是人类历史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探讨和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总结历史经验、展望未来具有实际意义。下表给我们列出了20世纪中后期世界变化的一些关键词。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布拉格之春勃列日涅夫改革经济区域集团化
世界贸易组织社会保障体系中国改革开放中间阶层
从表中选择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进行阐述。(要求:主题立意明确,阐述要运用所选的关键词,史论结合)。
3 . 长期以来.瑞典的福利制度一直被称誉为给全体人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典型。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瑞典社会保障制度开始面临严重的闲境,“瑞典模式”时代转变为“瑞典病”时代。这表明(     
A.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影响经济发展B.社会保障制度需要适时调整
C.瑞典开创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D.瑞典国家治理能力不断削弱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使英国有了一个较好的国际环境。英国的福利国家体制,终于得以在这样的基础上稳定下来。二战后,英国历届工党、保守党政府都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在充分就业、福利国家、混合经济及需求管理等方面形成妥协,遵循“中间道路”,奉行“共识政治”,在二战结束后的若干年间,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英国步入了“丰裕时代”,并建成了“福利国家”。

——摘编自吕磊、陈晓律《当代西方福利国家的危机——以英国为例》

材料二   1951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对养老基金来源、职工领取养老金年龄和退休金待遇作出了明确规定。1955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这实际上将城镇养老制度分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二者在养老基金来源、退休待遇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区别。然而,1958年由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草案)》写明该暂行规定适用于国营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所有员工,表明分立的养老保险制度又统一了起来。农村养老制度的建立则以农业合作化制度与农村合作社为基石,《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中均提到农村合作社对于社内缺乏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的社员要做到“五保”。

——摘编自邓大松、李芸慧《新中国70年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基本历程与取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建成“福利国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与完善的表现。综合上述材料,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颁布系法律,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大量私有部门和志愿部门参与到地方自治中来,从而使得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了。材料反映了(     
A.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调整B.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D.西方政府行政能力的削弱
2023-09-26更新 | 158次组卷 | 6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61年3月,美国总统肯尼迪签署命令成立了“和平队”,选拔大学毕业生向亚非拉落后国家和地区提供技术及人力资源援助,致力于当地的经济增长,帮助实现社会的民主化、社会革命的和平化。这说明(       )
A.冷战范围走向扩大B.国际局势有所缓和
C.民族独立运动兴起D.美国战略重心转移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共产党宣言》刚出版,欧洲就爆发了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形势作出了新评估。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只是提出无产阶级将用暴力去推翻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还未讲到如何对待旧国家机器的问题。在总结法国六月革命的教训中,他们提出“打碎”的思想。通过1848年革命的实践,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到,农民在大陆所有国家中占着人口的多数,于是他们提出工农联盟的思想。

——摘编自丁云本《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历史发展》

材料二   当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后,时代的变化引起了社会主义革命爆发条件的重大变化,革命形势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移到了处在帝国主义总链条薄弱环节的国家。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科学地分析了帝国主义时代新的历史特点——更加突出的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并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工人、农民、士兵中做了大量工作,提高了他们的觉悟,使他们成为革命的重要力量。列宁以其坚强的意志,带领布尔什维克党走出各种困境,排除各种干扰,最终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摘编自邬春红《论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材料三   苏联的改革对东欧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戈尔巴乔夫否定“斯大林模式”基本体制的言论和政策措施极大地鼓舞了东欧各国原本就存在的试图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的改革力量,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新思维”则给东欧各国提供了自主改革的外部条件,于是,一场酝酿已久的政治变革风暴在20世纪80年代末于东欧兴起,最终引起剧变。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选择与发展——20世纪的世界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48年欧洲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并由此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东欧剧变的启示。
2023-07-2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O中学、九台区第一中学、公主岭市第一中学校、农安高级中学、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智利规定在拍卖大型国有企业股权时,本国投资者必须占51%的股份;阿根廷规定本国投资者必须控制国家航空公司51%的股权等。这些规定意在(       
A.巩固国有企业地位B.吸收外国资本投资
C.维护本国经济独立D.冲击世界殖民体系
2023-07-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O中学、九台区第一中学、公主岭市第一中学校、农安高级中学、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据下图可知,此漫画所示历史事件中,美国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德国的分区管理B.控制西欧以遏制苏联
C.促进西欧的经济振兴D.实现美元与黄金挂钩
2023-07-2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O中学、九台区第一中学、公主岭市第一中学校、农安高级中学、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的结束,消除了法西斯的威胁,但是对抗并没有因此终止。苏联尽管在战争中受到很大的损失,但是也因战争而大大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时间成为欧洲无可匹敌的巨人,欧洲,尤其是一直持反共立场的丘吉尔领导的英国将苏联的强大视为头号威胁。与此同时,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试图主宰整个世界的野心极度膨胀。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进行遏制和苏联进行反遏制的进程由此开始,双方尽管没有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形成了长时间的冷战局面。

——摘编自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

材料二   二战后的欧洲,可谓千疮百孔,经济凋敝,城乡残破,百废待兴。美国人正是利用这一机会,不遗余力地实现对欧洲尤其是西欧的控制权。冷酷的现实使英国自身也面临危机的边缘。这样,美国借机开展了对西欧的再次“援助大行动”。正是这种“援助”,最终使西欧坐到了美国人的船上,西半球的美国人成了西欧人的盟主。

——摘编自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欧洲面临的紧迫任务,并指出美国在经济上援助欧洲的真实意图。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要特征。
2023-07-2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