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1 . 从1965年至1981年,英国政府社会福利支出占全年总支出比例从16%上升到25%;瑞典这一比例从19%上升到33%。这一变化
A.加剧收入分配不均B.不利于社会稳定
C.加重国家财政负担D.加剧了社会矛盾
2 . 二战后,西欧国家纷纷推行改革,采取了诸如提供免费或者低收费托儿、育儿服务等一系列措施,给予儿童和妇女大量津贴、大量的女性得以从家庭中解放出来。这些改革旨在
A.建立福利国家B.改善民众生活水平
C.缓解社会矛盾D.提高女性社会地位
3 . 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保障理念由强调个人自助发展到过分强调国家责任;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保障理念则开始强调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共同责任。这理念的变化
A.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B.说明西方社会治理能力削弱
C.反映了民众对国家的倚重D.折射出人们的忧患意识增强
2021-11-21更新 | 623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西方国家实行福利制度,强调社会公正: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其主要目的在于
A.刺激社会消费B.改善政府形象
C.改善劳资关系D.缓和社会矛盾
5 . 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
(2)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
6 . 下面为1947年和1970年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主要工业门类就业人数比重变化图。导致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1-07-1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克林顿在1992年竞选时许诺进行福利制度改革,因为许多美国人讨厌现行的福利制度,深信它的受益者大都是那些品质不足以享受福利待遇的穷人。这说明当时美国
A.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代B.福利制度左右总统选举
C.福利制度的弊端较为突出D.福利制度改革面临阻碍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变化表

经济部门年份美国联邦德国日本
农业1950年14.2%24.2%50.7%
1990年2.8%5.1%7.2%
工业1950年34.9%43.2%22.5%
1990年25.8%40.5%33.6%
服务业1950年50.9%32.6%26.8%
1990年71.4%54.4%59.2%

材料二   另一个重要变化是所谓“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新中间阶层”是难以准确定位的社会阶层,主要指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的群体,包括技术管理人员、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和白领工人。)他们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如住房、汽车、股票等。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中间阶层的发展趋于稳定,保持在人口比例的25%—30%。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在苏联鼓励东欧改革和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影响下,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自此以后,中国以农村改革委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激发着人们的活力和创造力。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提取其中的主要历史信息,概括提取的历史信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及产生原因。并指出这一历史现象的实质。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国改革成功与苏联、东欧改革失败的原因。
9 . 【资本主义福利制度】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长期萧条,失业问题日趋严重,工人运动高涨,社会矛盾逐渐激化。德国俾斯麦政府对工人运动运动除了镇压之外,也实行社会改良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笼络工人的手段。188318841889年,德国先后通过《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老年及残废保险法》,许多欧洲国家也借鉴和学习德国。1911年,英国还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全国性的、强制性失业保障法和国民健康保险法。

——摘编自陶承德等《科技革命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

材料二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大众通过民主制度向政府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迫使政府为了增强合法性,避免导致大众退出社会合作,同时为了减缓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竞争压力,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结果,社会福利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不断攀升,20世纪60年代达到最高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自由主义者开始怀疑这些支出的正当性和效果,他们怀念低成本的政府,他们认为这种做法代价过于高昂,将破坏社会财富的生产和社会风尚。

——摘编自【美】维托·坦齐等《20世纪的公共支出》,【法】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国俾斯麦政府对待工人运动的主要特点,并归纳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
10 . 刘锋在《互联网进化论》中指出:“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工厂诞生于工业革命期间,消失于信息革命中
B.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人的思想观念与工作、生活方式
C.机器与人的斗争始于工业革命止于信息革命
D.信息革命后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的作用
2021-06-26更新 | 301次组卷 | 33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