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国有化政策,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其结果(     
A.有效应对了经济“滞胀”B.实现了物价的下降
C.推动了计划经济体制建立D.通货膨胀仍然严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尽管信息技术的初步繁荣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这一新技术的基础则来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军事领域。为了处理战争期间烦琐的信息,美国军方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开发新的电子系统,希望能够快速处理信息。在这中间,大量不同领域的科学工作者通力合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信息技术被认为是在信息论、微电子技术等学科和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设备价格降低、运算能力上升等条件的具备,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使用信息技术来处理部分烦琐的简单工作,从而大大提升了这些企业的生产效率,这也进一步刺激了其他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采用。

——摘编自王延峰《无界:智能革命与业态创新》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数达到4.89亿,已接近5.38亿的互联网总用户数。在过去18个月中,全球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了近10倍,目前已占整个互联网流量的10.1%,其中我国的占比更高达17.8%。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都在迅速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管理形式、营销推广方式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巨大变化。伴随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一个规模庞大、拉动效应极强的新兴市场正在孕育形成。从这个角度上看,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更是生活模式的改变,影响是全方位的。

——摘编自兰建平《“第三次浪潮”到“第三次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信息技术革命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科技进步是如何全方位影响人类的?
3 . 二战以来,美国进行了五次军事凯恩斯主义实践(核心是政府大力增加军工支出)。与此相联系的政策主张是国民经济军事化,为了维护国内统治和对外侵略,把大量经济资源用于军事目的,主要表现为财政支出军事化、加工工业军事化和科学研究军事化,据此可知,美国的军事凯恩斯主义实践(       
A.有效推动美国经济结构成功转型B.实现了维护美元霸主地位的目的
C.不利于美国经济的持久均衡增长D.有效压制了苏联对西欧的威慑力
2023-10-0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柴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该体系的积极作用是(     
A.增加国家财政负担B.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
C.导致社会矛盾激化D.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60年代,一些西欧国家达到了无法想象的繁荣程度,像电力、汽车、塑料、石油和飞机等工业非常繁荣,商店里充满了丰富的食品和服装,饭店、剧院等如雨笋般出现。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两极格局的瓦解B.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
C.欧洲联盟的建立D.国家宏观调控的加强
6 . 有学者认为,“现代渔业就是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来武装渔业,用渔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学化、信息化、生物遗传工程等,替代以人力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和传统的投饲方式及捕捞方式,大幅度地提高渔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这说明现代渔业的突出特征是(     
A.应用先进科技B.政府大力支持C.行业分工细化D.市场联系紧密
7 . 下图是一幅名为《欧盟福利》的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     
A.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B.福利国家减轻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负担
C.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正面效用D.福利国家使欧盟不堪重负
2022-11-2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在二战中大规模组织社会经济活动,没有引起“生而自由的英格兰人”的恐慌,国家干预并非那么可怕,还能解决自由放任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经济大危机的教训,也迫使执政党作出重大政策变革。1945年英国大选决定战后政策方向。保守党坚持经济自由主义,还“准备进行一场巨大和恐怖的战争”,这是长期受煎熬的选民不可接受的;工党提出的国有化和福利国家主张则受到选民认可,最终工党大获全胜。执政后,工党政府陆续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材料二   1951年,英国工党政府垮台,保守党执政。但是,两党的经济政策是一致的,战后英国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同时存在,“计划经济”和自由竞争也同时起作用。国家不仅通过立法来干预经济,而且下达指标,对经济发展进行“指导”。国家并不直接参与生产和经营活动,却可以用“计划”来引导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又用税收的手段来调节财富的分配,用福利制度来保障最低的生活标准。这套社会经济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战后大约20年里,经济稳定,失业率很低,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英国似乎已走进了“富裕社会”。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英国实行国家干预政策的原因与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英国实行国家干预政策的影响。
9 . 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上,美国展览馆的主题为“未完成的事业”,展览内容对国内黑暗面既不遮丑也不隐瞒,如承认黑人尚未获得与白人同等的权利。同时展览也告诉观众,尽管仍受歧视,但内战后黑人的地位一直在逐步改善。该做法意在
A.塑造正面美国形象争取民心B.激发本国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C.展示自由和民主的政治制度D.利用媒体开展意识形态竞争
10 . 二战后,西方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B.缓和了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C.扩大了社会消费,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D.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2022-06-01更新 | 671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