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下表反映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概况。这一经济形势促使这些国家
A.增加公共福利开支B.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
C.大力发展知识经济D.强化运用凯恩斯主义
2 . 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政治家鲍威尔指出,国家承担了满足公民普遍需求的义务,这就使得它特别容易受到攻击,国家所承担的义务是无限的.随之而来的不满也是无限的。鲍威尔意在说明
A.国家干预容易引发社会动乱B.政府管理职能亟须强化
C.自由放任政策得到社会认可D.福利国家制度存在缺陷
3 . 1999年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京东、苏宁易购等自营式电商企业相继诞生;2012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网购市场;2018年的“双11”不仅是购物狂欢节,承载更多的是观念的更新。这说明
A.中国引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新趋势
B.互联网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C.电子商务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
D.网络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
4 . 1953一197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美国3.5%,英国3.5%,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9.8%。其经济的高速发展皆因为
A.信息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B.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以实现经济增长
C.刺激需求、扩大消费以推动经济发展
D.充分发挥市场对于经济的调节作用
2019-01-08更新 | 198次组卷 | 15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20世纪80年代初里根上台,他在就职演说中说:“就目前的危机而言,政府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里根政府接受了供给学派的思想,制定了一系列刺激供给的政策,减税是其中的核心。据此分析,里根政府会做的是          
A.刺激消费B.扩大供给,解决造成经济危机的基本因素
C.发展“新经济”D.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017-12-0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8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卷
6 . 有人这样描述如今希腊公务员的工作状态:上午九点上班,下午两点半下班,每天工作不超过五小时,每年休假不少于一个月,拿14个月薪酬,比私企高一倍,三天两头还能拿些奖金。所以有俗语说,“宁为希腊公务员,不做华尔街银行家。”这一现象意在说明希腊
A.扩大了社会消费
B.缩小了贫富差距
C.挫伤了工作积极性
D.缓和了社会矛盾
7 . 陈乐民在《20世纪的欧洲》一书中认为:“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生存保障。”据此分析,西方国家建立“福利国家”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创造雄厚的经济实力B.扩大社会消费
C.稳定社会秩序D.基本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