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1980年,英国首相在保守党年会发表讲话时说:“有些人,总劝说我们松手,不分青红皂白地多花钱,以为这就能帮助失业工人和小商人……他们可不是失业者或小企业主的朋友,他们是要我们重做最初导致问题的事情。”这种观点表明当时的英国(     
A.重新回归自由放任的经济立场B.试图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C.政府尝试着宏观调控国家经济D.准备推行更为积极的福利政策
2024-02-0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大联考(2月)历史试题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科研组织与技术进步

材料一   19世纪晚期,西方科技发展出现新趋势: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直接结合,许多大型企业建立了科学技术实验室,如德国西门子等;科学研究走上集体攻关道路,1873年德国“国立物理研究所”、1876年美国爱迪生实验室即在此背景下创立;各国大量创办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日益提升。1901年,美国82%的专利颁发给个人,18%颁发给公司;1932年,公司所获专利数超过国家颁发专利总数的一半。

——摘编自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等

材料二   二战以来,科学研究出现一种新模式——“大科学”。它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尖端工程联系起来,以解决重大问题。“大科学”对资金、设备和跨学科要求更高,远超普通企业的承受能力,只能由大型企业或政府资助和组织。到1965年,美国国民收入的3%用于科学研发,科研资金的3/4来自政府。苏联也大致类似。二战以来,美苏在众多领域尤其是军用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大科学”日益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舞台。

——摘编自巴克勒《西方社会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科学研究的特点。
2024-01-2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3 特点、特征类非选择题 (含答题模板)-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3 . 西欧和北欧的福利国家,在1960-1975年间福利的增长达到了顶峰。这一期间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6%-4.6%,而福利开支的增长率则达到5.6%-9.1%。这些国家的福利支出(     
A.保证了经济的稳步增长B.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C.解决了收入分配不平等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45年秋,美国助理国务卿威廉·本顿指出:“曾经有段时间,国家间的关系是统治者和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但是现在尤其是最近20年,随着国家间关系不断地扩展,政策制定者不能也不该忽视这样一个事实:世界上普通民众在外交决策上施加的影响越发明显。”这从侧面反映出(       
A.外交需要民众的积极参与B.政府与民众很难达成一致
C.民众的政治参与程度提高D.民众意愿决定了外交政策
2023-12-05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8年4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经济合作法案》规定,参加“马歇尔计划”的国家如向非参加国(即苏联与东欧)出口美国政府禁止出口的物资,美国有权拒绝向该国提供技术及援助。以《经济合作法案》为基础,通过与西方国家的不断磋商,1950年,美国主导建立正式的多边出口管制组织——“对共产党国家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主要负责协调西方各国对苏东国家的贸易管制,通过禁止进出口、限量进出口等行政贸易管制措施来限制特定种类货物的东西方双边或多边贸易。

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出口管理法》,新法案规定,贸易对象不再区分“共产党国家”和“非共产党国家”,而是代之以“鼓励与美国有外交关系或贸易关系的国家进行贸易”。同时规定,对于有利于发展任何其他国家的军事潜力或者将证明有损于美国的国家安全的国家有关键作用的货物与技术要限制出口。

——据姚昱《二战后美国经济冷战政策的演变》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变化的原因,并分析该变化产生的影响。
2023-12-05更新 | 12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一)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进入90年代,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进入21世纪,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智能技术革命使人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重复性劳动的困境,可以解构信息时代的人类劳动,重塑创造性与分离式生产方式。当前,人工智能已经展现出分阶段替代技能劳动者的趋势,而随着技能劳动者被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劳动开始向创新领域转移,从事科研创新工作的人将越来越多。

——摘编自陈尧等《替代与推升: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影响》

材料三   如图所示:

材料四   20世纪的科学革命为技术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物理学革命为原子能、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化学革命为分子设计和开发新材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大量兴起,还出现了综合多种学科技术成就的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与纳米技术等。以致任何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都不再是单一学科发展的结果。科学事业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成为社会性的巨大事业。

——王春明《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五   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200310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成功地回到地面。20051012日上午9时整,中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飞船升空十多分钟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送上太空。1017433分返回舱成功降落。

材料六   在多部门的通力协作、共同努力下,北京时间200710241805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工作人员控制下的多次变轨,117号早晨,正式进入200千米绕月轨道,开始了一年的探测工作历程。“嫦娥一号”探月工程是中国对遥远月球展开探测的第一步,也是中国航天走向深空的第一步。有人说,“嫦娥探月”的意义实际已远远超出了工程本身,具有深远影响。

材料七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材料八   进入21世纪,美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海洋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特别是2007年发布的《规划美国今后十年海洋科学事业:海洋研究优先计划和实施战略》,对此后美国海洋科学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该规划充分吸收了美国社会各界对海洋科学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共识,从保持美国海洋科技国际领先地位的战略高度出发,以人类与海洋相互作用为视角,从当前大量海洋科技问题中筛选今后10多年亟待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跨学科和学科交叉研究受到海洋科技界的推崇。美国海洋科技主管机构认为,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有利于技术转让和科学进步。跨学科的海洋综合研究可以实现海洋科学数据共享,以建立广泛的联合和协作,推动海洋科学的创新。海洋基础研究的价值和作用更受重视,基础研究的突破对所有重点研究创新成果的应用起着决定作用。美国海洋科学研究为美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与强盛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摘编自石莉《美国海洋科技发展趋势及对我们的启示》(2008年)

主题二   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材料九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

——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十   现代科技的确为人类创造了惊人的财富,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我们感谢科技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我们也无法阻挡科技负面影响的产生。现代科技给我们提供了我们所需求的东西,而沉溺其带来的便利使我们失去了很多选择的机会和能力,依赖其飞速的发展也使我们成为了现代科技的一部分,被工具化和模式化。要说对人类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相信令人们感触最深的就是现代发达的、时刻陪伴人们左右的信息网络科技了。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摘编自《百度科技》

✱基础测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智能技术革命出现的主要技术基础,并分析智能技术的出现对人类劳作的影响。
(3)据材料三中的图示,写出字母ABC代表的内容,并分别列举AB两个时代向“距离”挑战的一项重要发明。
(4)据材料四,概括20世纪以来第三次科学革命的主要特点。
(5)根据材料四,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有何意义?
(6)根据材料五,“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升空,中国几千年登月的梦想变成了美丽的现实。试分析中国开展首次绕月探测的重大意义。
(7)根据材料五、六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有哪些?
能力提升✱
(8)根据材料八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美国海洋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并综合材料分析日、美海洋科技发展给我国的启示。
历史纵横✱
(9)阅读材料九并结合所学,指出现代科技革命的领衔技术,并分析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10)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的认识。
2023-11-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06·选必二第06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80年,在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服务业的总产值第一次超过产品生产总值。其他国家的情况也都相差不多。1987年英、法、日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分别为2%、2%和3%;第二产业为38%、38%和40%;第三产业为60%、60%和57%。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产业结构非物质化趋势B.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趋势
C.管理模式的现代化趋势D.消费结构的多元化趋势
2023-11-14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THUSSAT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新高考单科卷)
8 . “当战争(二战)结束的时候,妇女们知道是她们和男人一道使胜利成为可能,她们表现出的精神力量和爱国热情给公民意识和自我意识赋予了新的含义”“战争的结果不仅把(美国)妇女带进政治和社会组织中,而且改变了妇女们所关心的地方,即要求男女平等”。据此可知,二战后的美国(       
A.妇女独立自主意识增强B.爱国主义成为主旋律
C.男女平等已经基本实现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2023-11-05更新 | 81次组卷 | 9卷引用: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史料一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月收入5080200
儿童津贴13.013.013.0
其他津贴50.130.10
纳税0-7.9-43.8
国民保险-4.5-7.2-18.0
实际收入108.6108.0151.2

——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思考:
(1)根据史料一,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政府在福利政策调整中扮演什么角色。

史料二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美国国会又颁布《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思考: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途径是什么。
2023-11-0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导学案)-【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三上·全国·课前预习
10 .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与两极格局的联系。
2023-10-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4讲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