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81年,美国发生新一轮经济危机,当时流行的说唱歌曲唱道,“教育不合理,通胀两位数,车站在罢工,不能搭车去工作”,“我试着不惊慌失措……我如何才能不破产”。该歌曲的出现表明(       
A.社会现实影响艺术创作B.滞胀严重导致阶层对立
C.自由放任引发社会不满D.思想解放引领社会风尚
2024-01-22更新 | 563次组卷 | 12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测试历史试卷
2 . 下表是二战后西方五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根据此表可推知这一时期(     

时间

国家
1951—1960年1961—1970年1971—1980年1981—1987年1988—1990年
日本8.010.64.93.84.7
美国3.33.92.82.72.8
联邦德国7.34.62.81.53.1
法国4.85.63.71.63.1
英国2.82.81.92.53.1
A.日本经济实力已赶超欧美国家B.战争严重削弱了美国实力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适时调整D.凯恩斯主义始终占据主导
2024-01-05更新 | 97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3 . “当战争(二战)结束的时候,妇女们知道是她们和男人一道使胜利成为可能,她们表现出的精神力量和爱国热情给公民意识和自我意识赋予了新的含义”“战争的结果不仅把(美国)妇女带进政治和社会组织中,而且改变了妇女们所关心的地方,即要求男女平等”。据此可知,二战后的美国(       
A.妇女独立自主意识增强B.爱国主义成为主旋律
C.男女平等已经基本实现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4 . 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政府取消失业补助津贴,设立“培训与企业委员会”,规定由国家政府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为失业者提供职业技术教育,并为其创造和提供就业岗位。英国政府的这一政策(     
A.解决了国家财政困难的问题B.扩大了福利制度中的市场因素
C.降低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D.缩小了社会各阶层间贫富差距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从20世纪30年代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加速分化和分离。如表为全美最大的非金融公司中由经营者控制的公司数量和公司资产占比变化,这一变化(     
年份(年)公司数量占比公司资产占比
192944%58%
196384.5%85%
197582.5%85.4%
A.说明企业所有者加强对企业的控制B.表明企业股票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
C.导致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D.根源于科技发展及生产过程复杂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颁布系法律,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大量私有部门和志愿部门参与到地方自治中来,从而使得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了。材料反映了(     
A.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调整B.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D.西方政府行政能力的削弱
2023-09-26更新 | 150次组卷 | 59卷引用:安徽省滁州英华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恢复自由放任的政策B.将权力下放到各州政府
C.扩大福利国家的建设D.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20世纪20年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柯立芝繁荣、经济大危机胡佛自由放任
20世纪30年代开展计划经济建设罗斯福新政
20世纪40年代苏联模式凯恩斯主义盛行
20世纪5060年代苏联改革建立福利国家
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0世纪70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
戈尔巴乔夫改革
减少福利政策
根据表的内容,围绕20世纪的“政策探索与调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根据材料提炼出恰当的论题,观点明确,阐述合理,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表为美国和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变化表。该变化主要基于(        
国际经济部门1950年1990年
美国农业12.2%2.8%
工业34.7%25.8%
服务业48.9%71.4%
联邦德国农业23.2%5.1%
工业42.2%40.5%
服务业32.4%54.4%
A.国家宏观调控全面而有力B.社会中间阶层的不断壮大
C.科技新发展推动生产力进步D.政府扩大开支推行社会福利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业劳动生产率,1946年至197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大约4倍。同时,海陆空立体交叉交通运输网络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部门,信息技术产业已被人们从第三产业中独立出来,作为第四产业。科技革命造成的新的技术水平,使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很少能单独全面开发新产品,因此必须进行产品零部件开发的国际合作。

——摘编自王春明《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1953年,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即提出技术革命思想,主张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并推广到国防建设中,以达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巩固人民政权的双重目的。他们重视工农业领域的生产技术变革,也强调理论科学研究,同时反对用行政力量强制干预学派争论,保证科学技术按照自身的规律去发展。1956年,《1956年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制定,在计算机、自动化、无线电和核技术等领域提出57项重大课题。同时在企业和农村,群众性的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活动广泛开展。

——摘编自刘则渊《论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政策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科技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