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社区不仅是居住和休闲娱乐的地方,也是理想的工作空间。人们通过信息技术在社区内还可以享受到远程教育和医疗服务,以及网上购物、网上娱乐,甚至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满足自身生活需求。材料意在说明信息技术的发展(     
A.促进了工业空间的重构B.丰富了城市居住空间新内涵
C.改变了经济发展的模式D.推动了民众娱乐方式的变革
2 . 1935年8月,美国加重对高收入者和大公司的课税,把5万美元以上收入的附加税提高为31%,把50万美元以上收入的附加税提高为75%,还增加了财产税和赠款税,公司交纳的税额也有所增加。这些措施旨在(     
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B.限制私人垄断
C.加强联邦政府权力D.克服经济危机
3 . 瑞典政府于50至70年代开始建设巨型的福利国家制度。政府开支占 GDP的比例,1960年这一比重为31%,到1996年为64.2%,上升了33.2个百分点,同时瑞典个人所得税为61%,是世界最高。据此可推断
A.社会矛盾激化使福利政策调整B.高福利增加国家和个人的负担
C.国有化是推行福利制度的前提D.利政策有助于阻止经济危机
4 . 下表是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对比,最准确的解读是
发明时间
蒸汽机84年
电动机65年
原子能6年
晶体管4年

A.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D.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需要相应的社会条件
2021-01-2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西方现代社会……国家调节社会利益分配和财富分配……国家以社会的名义‘侵犯’资本。”这反映出的是战后西方发达国家
A.完善福利制度,保障公民权利
B.削弱私人资本,避免盲目生产
C.建立国营企业,大力推行国有化
D.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混合经济”
2019-09-12更新 | 217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八校教学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6 .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
A.缓和社会矛盾
B.改善劳资关系
C.刺激社会消费
D.重塑政府形象
2019-06-17更新 | 645次组卷 | 39卷引用: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科技的发展
2019-06-16更新 | 228次组卷 | 34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普通高中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9-20高三上·江苏南通·期中
名校
8 . 2018年2月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晒出旧照(下图)向前总统里根(1989年在任)致意。美国《国会山报》报道称,特朗普在许多做法上其实也在效仿里根。里根执政期间可供效仿的做法是
A.强化政府责任,扩大福利规模
B.减轻政府负担,减少国家干预
C.降低企业税收,转型“新经济”
D.放宽企业管制,恢复自由放任
2018-11-24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以刺激需求为主的调节方式,推动经济发展。1953—197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美国为3.5%,英国3.0%,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9.8%等。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等

材料二从1973年11月开始,意、英、美、日、法、联邦德国等国相继出现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企业破产严重,股票行情大幅度下跌,工业、金融和贸易公司的破产具有普遍性。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到1975年底,达1850万人。与此同时,物价大幅度上涨,美国为7.4%,日本18.9%,联邦德国12.7%,法国26%,英国19.1%,意大利24.6%。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阶段。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1)材料一反映了这些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它们依据的经济理论及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经济危机的表现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不同。造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试分析材料一中所涉及的经济理论为何不能解决“滞胀”问题。

2018-09-1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0 .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以刺激需求为主的调节方式,推动经济发展。1953—197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美国为3.5%,英国3.0%,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9.8%等。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等

材料三从1973年11月开始,意、英、美、日、法、联邦德国等国相继出现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企业破产严重,股票行情大幅度下跌,工业、金融和贸易公司的破产具有普遍性。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到1975年底,达1850万人。与此同时,物价大幅度上涨,美国为7.4%,日本18.9%,联邦德国12.7%,法国26%,英国19.1%,意大利24.6%。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阶段。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请回答:

(1)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观察材料一曲线图,列举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

(2)材料二反映了这些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它们依据的经济理论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经济危机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现有何不同。造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试分析材料二中所涉及的经济理论为何不能解决“滞胀”问题。

2018-07-1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八校教学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